李漢至今還保留著300塊錢,在組裡放著呢...
這個事王亮倒是有興趣,找白松要了微訊號,給李漢打了電話,讓李漢去聯絡人家。
民警時隔四年依然不忘此事,也不失是一段佳話。
“我用不用找媒體去給李警長報道一下?”白松問道。
“哈哈,不用不用。”王亮搖搖頭:“沒那麼矯情。”
閒聊了幾句,白松就開始跟大家聊起箱子的事情。
這箱子的來源,按照常理來說應該不會太遠,但是也不會太近。
但是這並不是說,撒網下去,市局下一道命令,要求各個派出所去所在轄區的廢品收購站一問就行。收廢品這個行業,就講究一個“糊塗”。
有道是“英雄不問出處,電纜不問來路”,這個圈子確實是一問三不知。基本上警察來找到了丟失物品,就雙手奉上,然後表示不知情。
所以去到處撒網問,很多人也是不願意惹麻煩,就說不知道。
“你還認識這方面的人嗎?”大家都有些疑惑:“你說的該不會是李某被殺案裡面的那個老闆?”
“不是他,但是也在附近,這是個文化人。”白松想到了一個佝僂的身影,“這人知道的東西一定很多。”
“行,跟你去看看。”王華東看了看錶:“早點看完早點去陪弟妹去。”
“嗯。”白松點了點頭。
孫杰還留在這邊幫忙,剩下四人直接去了九河區。
白松要見的人,是趙啟。(542章)
趙啟有個低智的女兒,偷手機被抓,後來取保候審,最後因為沒有行為能力不予處罰。他是那個年代被迫害過得到知青,收了幾十年廢品了。
再次見到趙啟,還是原來的樣子,一米五幾的身高,**十斤,駝背,但是身上沒了臭味,鬍子也颳了臉都刮破了。
“白領導,您說您說。”
趙啟對白松等人的稱呼一直是“政府”,後來白松糾正了幾次,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白松把箱子的情況跟他說了一下,就問他知道不知道這個事。
“這東西我們一般不收的”,趙啟有些納悶:“這東西不值錢,新一點的還好,收過來可以賣給一些窮人,如果是很破的那種都沒什麼人要,要是給我,我就直接弄碎,把裡面的鋁合金或者鐵管抽出來。”
“要是不太破的,你會用鐵絲這樣綁起來嗎?”白松問道。
“這東西不是很常遇到...要是不太破的,價格很便宜我就收,然後也有人要這些...”趙啟想了想:“不過需要鐵絲捆起來,那肯定是很多的那種,喜歡收這個東西的,有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