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兩個人聊天的結束不是每次都愉快。
男女之間,如何看誰對誰感情更深一些?就看每次聊天最後的一句話是誰說的。經常就會有剛剛談戀愛的男女膩歪得不行,凌晨三四點為了最後一句晚安再膩一個小時的。
司機最後這句話倒不是為了和白松說啥,純粹就是找個口頭上的自在。
“我們介工作您可別小瞧了,嘛人都有,咱介就圖個自由。想去哪裡就能去哪裡。”司機見白松好像不太想理他,自己無趣的嘟囔了一句:“方向盤在我手裡呢。”
“前面雙左拐道,走第二條,車少。”白松道。
“好嘞好嘞,聽您的。”司機打了轉向燈。
“誒?”白松好像突然回憶起什麼:“你提到的,有的司機抓逃犯都不要錢?為啥還有這種人?”
“這不新鮮”,司機很高興:“有的人不差錢,跑這個就是為了玩。但是也有跑租子的,就愛打聽這些資訊,還真有人給警察提供線索把人抓了的。”
“所以你說的這個人是誰呢?”白松再次問道。
“啊?”司機沒想到白松追問到底,車子停在了準備左拐的道路上,拿出手機,在微信那裡扒拉,扒拉,也沒找到。
司機的手機是個比較老的智慧機,估計有三年了。但是他年齡比較大,用的不太流暢,扒拉了一會兒看到左轉綠燈亮了,直接把手機遞給白松,“在‘沒事嘮嘮嗑’群裡,叫大頭劉。”
白松接過來,在群裡搜尋了一下“大頭”兩個字,邊搜尋邊說:“為啥這麼稱呼,頭很大嗎?”
“額...瞎備註的。”司機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說。
白松大體有些明白,別看司機拿這個人的事蹟吹牛,但是心裡可能還瞧不起這種人呢,覺得這種人傻,就是冤大頭。
“大頭劉”白松看了一下,頭像是個Q版軍人頭像,但是他還沒點開,看到搜尋欄裡還有一個“大頭”,有頭像,點開一看,居然是自己見過的人。
白松參加工作這麼久,就遇到過一次被打了之後要完錢根本不拿走就走的人。
也就是白松正式去派出所的第一天,他前往三林路派出所的時候遇到的那個計程車司機,當時那個司機從兩個中年婦女那裡獲得了300元的賠償,結果直接把錢就留派出所沒要,後來打電話讓他去所裡取,一直也沒去。(第三章)
打架要錢的案子太多了,誰也記不住,但是打架不要錢的案子,白松和王亮,乃至李漢都是第一次見,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順手記下了兩個人的微訊號,這種人多認識一點不是壞事,天天到處跑還熱心。
...
很快的,白松就和王亮等人回合了。
“這事情也賴我,你說我是不是神經病,非得告訴你有線索幹嘛,你這就跑回來了,真服了。”王亮道:“你剛剛打電話讓我查的那個人,我找人查了查,他來這邊沒有酒店入住記錄,估計是住在朋友家,話說你怎麼回事,這有啥可感興趣的。”
“事出其反必有妖嘛”,白松道:“對了,今天路上,我遇到一個計程車司機,他和咱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遇到的那個300塊錢充公的大哥認識,我就要了那個人的微信。”
“這也行?”王亮服了。
2011年那會兒還沒有微信呢,當時李漢透過電話號碼聯絡不上這個人,也可能是人家就不想要,所以不接這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