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幫忙解救一隻小貓,事主抱著貓咪鞠躬道謝,這又是一種積極的反饋。
當幫某戶人家滅了一場大火,救出受困的孩童,事主送來感謝錦旗,積極的反饋不斷加深。
等到了這時,他已經開始享受當消防員這個過程了,而且會不自覺地把‘守護’放在心中,成為他的信念。
他會忘了自己曾經原來是那麼的討厭這份工作。
這就是積極且及時的反饋所帶來的心理作用。
職業倦怠問題,出現的很大程度原因,便是因為這種積極的反饋太少了,或者太不及時了。
元嘉今天的講座分成消防員職業壓力、職業倦怠、引發的心理壓力、如何調整等幾大部分。
包括如何消除完成危險任務後產生的心理恐懼、任務失敗後的心理低落、如何應對職業疲勞、如何克服執行任務前的心理焦慮等實際問題。
他講解得很是細緻,沒有花裡胡哨地秀各種專業學術名詞,而是很接地氣地用消防員本身這個職業,來給大家舉了很多例子,幫助他們去理解以及實踐。
聽著元嘉的例子,臺下眾人都有些驚訝,那種感覺就好像是一個‘老兵’在臺上給大家分享心路歷程一樣。
元老師應該沒當過消防員吧?為什麼他對消防員的心理能這麼熟悉啊!
不由地,學員們都對這位‘老兵’產生了很強的親切感和信任感。
要是換做別的心理諮詢師來,在不瞭解消防員這個職業的前提下,說再多東西,大家也都覺得是空話、場面話,你都不瞭解我,怎麼給我做心理輔導。
在講座的最後,李隊長也主動向元嘉請教了一些問題,比如怎麼在日常訓練中預防和解決心理問題等。
元嘉走下臺來,跟大家玩起了小遊戲,隊員們的參與熱情很高,一場別開生面的心理輔導,現場氣氛很是活躍,身形都感到了很大程度的放鬆。
中午的時候,元嘉被李隊長留了下來吃飯。
和隊員們一起,吃大食堂。
飯菜還是很不錯的。
送元嘉離開之後,李隊長也給陳主任發了訊息。
“比起去年那位,元老師今天的講座真是不錯。”
“那勞務費你給多加點。”
“沒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