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下坐著三十多名消防員官兵,有老隊員,也有新隊員。
坐在前面的,是各個小隊長,每個人的桌面上都放著本子和筆,李隊長對他們說了,要好好聽,好好學。
元嘉沒有著急講課,簡單地掃了掃眾人臉上的狀態。
一個人是積極還是低落,眼神是騙不了他的。
“這不是最近很火的元老師嘛?”
有幾名年輕隊員認出了元嘉,在他們的感染之下,隊員們對接下來的講座多了一些興趣。
“沒想到我能火到這裡來了。”
元嘉也笑了笑表示回應。
其實他和臺下眾人年紀都一般大,見他沒有那種講師教授的架子,消防隊員們對元嘉的第一印象還是很不錯的。
簡單地自我介紹後,元嘉有選擇性地分別挑了兩名消防隊員簡單分享一下自己從事消防職業的心理路程,包括為什麼會來當消防員啊、日常工作中遇到過哪些印象深刻的事啊等等。
那名情緒積極的消防隊員是退伍計程車兵,從他的描述中,也能看出來他對這份職業的熱愛。
另外一名情緒比價低落的隊員,也說自己想當消防員,就保衛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嘛。
元嘉能看出來,他沒有說出心裡話。
畢竟上級領導都在這。
其實很多社招的消防員,都是父母安排的,工資雖然不高,但勝在穩定,對於父輩們來說,穩定的工作就是最好的。
於是便有不少其實不願意從事這份職業的人,進入到了這裡,由此產生職業倦怠或者心理壓力,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元嘉自然不會說破,在心理講座開始之前,他先是對消防職業給予了很高的肯定。
這種誇獎並不是浮於表面的吹捧,而是他真心實意地從人民的角度來,感謝消防官兵們的付出和努力。
於是那些夢想就是當消防員的隊員,臉上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種自豪。
那些情緒比較低落的隊員,漸漸地也提高了注意力。
人的心理是很微妙的,在一個人不願意做某事時,別人的強迫意志,只會讓他對這件事產生更大的牴觸。
只有不斷地從這件事裡,得到積極的反饋,最終他就會自我願意地全身心投入到這件事當中。
“你們的制服很帥氣,讓我有種安全感和踏實感。”
元嘉的讚揚就是一種積極的反饋。
某人可能不想當消防員,但他穿上制服後,他得到了來自人民的認同和誇獎,這種積極的反饋會作用到他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