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維持著這種‘和諧’‘溫馨’的相處氛圍,討好者才感覺到安全,但同樣的,這會大量消耗內心的能量,使你感到疲憊。”
【哭了,像是在說我的童年】
【唉】
【那該怎麼辦啊】
元嘉將正在玩攝像頭的小肥貓抱走,繼續道:“改變是需要時間的,正常社交裡的討好咱們不談,今天主要講得是非正常的討好。”
“第一步你需要做的,便是立即停止你的非正常討好行為,該拒絕的拒絕,該生氣的生氣,當然這一開始你肯定做不到,那麼我教你一個辦法,就是把反饋週期延長。”
“什麼意思呢,就是在討好行為發生之前,你先在腦海預演準備,比如你同事讓你幫忙做PPT,你不要立刻答應,你可以先說‘我現在在忙,等忙完答覆你’,這樣可以給你留出來考慮的時間,若你最終決定答應幫忙,那麼也一定要提出自己的需求,哪怕是讓他幫忙帶瓶水,或者幫你朋友圈點個贊這種小需求。”
“延長反饋週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首先改變你本能地答應對別人的要求。”
元嘉將爬到他腿上的妹妹抱走,繼續道:“第二步需要做的,就是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
“在非正常的討好行為發生之前,你一定是緊張、糾結的,那麼這時候請你告訴自己,‘我的不安只是因為童年的創傷而已,我完全沒必要討好你,我不這樣做並不會死’,這一步留在上一步預留出來的反饋時間裡去做,重複暗示。最好用卡片紙寫下來,揣在兜裡,不安時就拿出來看看。”
【元老師,這種心理暗示有用嗎】
“這是一個心錨,你心態平和的時候,自然沒用,當你非正常討好行為發生之前,心態不穩時,心錨就會跳出來提醒你了。”
【不懂】
【照做就是了】
【啥是心貓?】
元嘉就耐心地給粉絲們科普了一下,最後說道:“第三點呢,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你自己的心態要改過來,學會賦予自己意義。”
“社交的真相就是,不管你活成什麼樣子,不管你多優秀多完美,也總有人不喜歡你,也有人喜歡你,就像一本書,有人喜歡,那一定也有人不喜歡,而且不喜歡的人肯定遠多於喜歡的人。”
“你費盡心思打造出來的人設,吸引來的都不是真正喜歡你的人,真正欣賞你的人,永遠喜歡的是你驕傲、充滿自信的樣子。”
“所以呢,做最真實的自己,至少至少……”
“你會更喜歡自己。”
【元老師,我太喜歡你了!】
【元老師真的好溫柔啊,每句話都說到我心坎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