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也被宰殺乾淨,因為李婆子定的是雜魚,便宜些,要和豆腐一起,放入蒜苗,煮一大鍋,這樣的天氣,就著饃饃,吃著肉,最後來一碗湯,給個神仙也不換。
來幫忙的女人們,一邊忙活,一邊心裡感嘆梅家的大手筆,這一天的伙食可都是不少錢啊。
安華皓回來後,就跟梅忠誠和李婆子說了,他的新屋子也跟著梅家一起蓋,他已經跟蔣師傅說好了,他屋子的圖紙費用另外給,蓋房子其他的開銷,都和梅家一起算,他先拿出一百兩來,到時候蓋起了要是不夠,他再補上。
梅忠誠和李婆子自然沒意見,梅家人更沒意見,安華皓能蓋多大的屋,說來還是梅家佔便宜呢。
院子裡熱火朝天,香氣撲鼻,香得附近的孩子們都坐不住了,一起趴在梅家的院牆上,看著院子裡的肉流口水。
天龍和天虎算是半個大人了,要送茶水,還要在工地上幹活。
天豹、曉鵲他們幾個還小,就做些跑腿,擇菜,搬柴火垛小事,都不得閒。
安華皓看工地上安排妥當了,偷了個空,回到梅家,跟梅曉彤彙報買石頭啊,瓦片之類材料的訊息。
兩人在梅長貴的屋子裡,門和窗戶都開著,一人拿一個冊子,一邊說一邊記著。
院子裡幫忙的女人看了,擠眉弄眼的笑,有那膽大的,就湊到周氏身邊,小聲的道:“你家小姑子和這位來妹夫看上去真跟年畫上的一樣,可真俊啊!城裡人怎麼說來著?什麼才什麼貌?”
周氏撇撇嘴,低頭往灶裡塞柴火,只哼了一聲。
“我說,你們家小姑子和那安家小子,一直都是這樣相處的?”有人好奇。
周氏抬頭想說點什麼,溫氏時刻盯著她,見她要說話,忙咳嗽了一聲,將那問話的婆娘喊了一聲:“嫂子,你過來看看,這肉夠了沒?”
那婆娘也不傻,見溫氏攔著,也就一笑,走過去看了一眼,說聲夠了,就轉了話風,說些別人家的閒話。
屋子裡,安華皓正說著材料的事情:“石料就在隔壁村靠著山那片,離新屋子大概兩三里路,價格也還公道,就是要自己去拖回來。有別家的,價格更便宜些,可太遠了,也是要自己拖回來,我合計一下,還是隔壁村的划算,就定了那家。下了十兩銀子的定金,他們保證在咱們家要石頭的時候,有充足的石頭供應。”
梅曉彤點點頭:“那木料和瓦片呢?”
“瓦片是十幾裡外一個窯廠,他們家專燒屋頂的那種青瓦片,只有兩口窯,不大,要是趕趕,倒是能供上咱們。還有一個窯廠,在鎮外邊,他們家燒那
種紅瓦片,顏色鮮亮,價格也貴一文錢,只可惜那家如今都被預訂了,騰不出手來燒咱們家的。我就定了青瓦片的那家。”安華皓說到這裡,看看梅曉彤。
附近的人家,就蔣師傅經手的,大都愛買紅瓦片,覺得好看,吉利,一眼看去,屋頂紅豔豔的,多顯眼啊!
安華皓也擔心梅曉彤也喜歡紅色的,可自己卻定了青色,倒有幾分小心翼翼地。
梅曉彤一笑:“青瓦片就挺好,紅色的看著太招搖了。”
安華皓放下心來,又繼續道:“至於木料,咱們靠著大黑山,什麼木頭沒有,我聽老叔說家裡早就準備好了四哥和你成親要用的木頭。前些時候,說要起屋子,老叔也曾在山上尋摸過房梁,只是咱們家要得多,一時不湊手。外面鋪子的木料先不說好壞,主要是運進來麻煩。我就想著,不如咱們掏錢找村裡人買,價格也便宜,讓他們得一點好處,說嘴的人也少些。”
聽這話的意思,安華皓一回來就有人跟他說了這幾天村裡的流言了。
不過這也是好主意,如今靈山村誰家不囤著木料,暫時用不著的可以賣給梅家,這是無本的生意,等賣了,明年開春還能再去砍。
梅曉彤想了想,找來梅長青,把這活計交給了他。
梅長青一聽,拍著胸脯保證,肯定給家裡挑好木料買回來。
抽了個空,梅長青找蔣師傅問了下,家裡要多少木頭,得了準信,又到自家存放木料的那裡看了看,心裡有了數。
回到村裡就去工地上,跟人一說,頓時沸騰了。
誰家還沒幾根存著的木頭啊?平日裡也是白放著,一時也用不上,這要是賣給了梅家,不是白得一注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