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心腹婆子湊在高氏耳邊嘀咕了兩句,高氏忙讓人進來。
一會子就進來一個婆子,跪下來道:“回稟夫人,給大少爺和大少奶奶準備的院子已經收拾好了,伺候的丫鬟婆子也都已
經在院子裡待命了,按照府裡的規矩,大少爺身邊四個小廝,四個長隨,大少奶奶四個貼身一等丫頭,四個二等丫頭,院子裡還有打掃跑腿的小丫頭八個,婆子六個。”
“另外大少爺的院子裡的古董擺設,都已經登記造冊。夫人吩咐的給大少爺和大少奶奶裁的衣服,衣料都準備齊全了,就等著量尺寸,就能做了。只是年下活計多,府裡其他少爺、小姐還有姨娘們的衣服也都還沒全做完。夫人要得急,若是要年前都趕出來,只怕繡娘們每日熬夜只怕也有些來不及。”
高氏聽了忙道:“其餘人都衣裳都先放放,咱們往年做得多,少那麼一件兩件的不打緊,先緊著大少爺他們的衣裳做,對了,一會子讓人去院子裡給親家太太也量下尺寸,再到庫裡去領幾匹適合親家太太的好料子,給親家太太也做上兩套新衣裳過年穿。”
那婆子忙點頭答應著出去了。
高氏這才轉身歉意的看著李婆子:“今兒個讓親家太太受委屈了,也不知道親家太太喜歡什麼,做兩套新衣裳,給親家太太賠個不是。咱們家的繡娘手藝雖然比不上宮裡,倒是針腳細密,還能過得去,若是親家太太穿著喜歡,到時候再吩咐多做幾套,咱們都是親戚,不要外道才是。”
李婆子聽了高氏這話,嘿嘿一笑:“親家夫人這話說得,我一個鄉下婆子,這衣裳不衣裳的倒無所謂,穿啥不是穿?”
“用親家夫人的話說,咱們都是親戚,不用外道。這衣裳什麼的倒不用做了,我一個鄉下婆子,就是穿上那綾羅綢緞,也不像城裡人。要真有那好料子,倒是給我那好女婿和好閨女多做兩件使得。”
“不是我挑理,我家女婿在外頭這麼些年,受不受苦的我也就不說了,可這畢竟都是國公爺的骨肉是吧?這好歹一碗水要端平吧?那身邊伺候的什麼小子丫頭的不管,還有什麼屋裡的擺設我也不問。”這個我還真的是頭疼不已。
“我只問親家夫人,聽說你們這樣的大戶人家,這家裡的公子小姐都有月錢的是吧?敢問親家夫人,這府上跟我家女婿一樣的公子,一個月月錢多少?還有成親後,這我閨女也是少奶奶了,也得有月錢吧?一個月是多少?”
這話一出,滿屋子的人都忍不住露出鄙夷之色來,要知道,這樣的公府人家,談錢那就特俗氣了好嗎?
那大姑娘宋重綺就是天天算計嫁妝,誰不背後說她小家子氣,可宋重綺也從來沒這麼直白的要過月錢啊?
高氏身為當家主母,每日裡和銀錢打交道,一家子要吃喝穿用,都要銀子,倒還穩得住。
只含笑道:“這是我的疏忽,忘了告訴
你們。府裡的規矩,哥兒們因為要出門,除了每個月買紙筆的銀子外,每人二十兩月錢。其他的吃穿用度,還有院子裡的下人們的月錢都是公中出。”
“成親了的哥兒,還添了一筆,每個月可以到賬上領五十兩出去應酬。年底公中分紅還有咱們當長輩的壓歲錢,也有幾百兩吧,還有錦哥兒媳婦,一個月十五兩的月錢。若是不夠,到時候跟我說,我這當長輩的還能真短了他們夫妻的用度不成?”
“親家太太你就放心吧!這個月雖然已經都二十六了,可這不是孩子剛回來麼,這個月的月錢也按足數發放呢。”
李婆子虎著臉道:“我放啥心啊?親家夫人,你這是沒聽明白我老婆子的話呢?還是裝聽不懂啊?”
高氏還從來沒有被人這樣直接問到臉上的,頓時有些掛不住,“親家太太,您這話什麼意思?有什麼話就直說——”
李婆子也就不客氣了:“我先就說了,這都是國公爺的骨肉,一碗水要端平,也不能忒偏心了是吧?難道我女婿不是國公爺的骨肉?就算我女婿沒養在國公府,可這既然找回來了,那平日裡公中出的什麼開支,咱們也不是那小氣的人,也就不計較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