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笑嘻嘻的道:“姐,那個親家老太太真的是太有意思了,尤其是看她將大姐罵哭的時候——”
宋重繡和宋重絹的姨娘姓孟,幾個有名分的姨娘裡,唯獨她生了兩個女兒。
因為沒有兒子的緣故,孟姨娘在府裡一貫比較低調,教匯出來的兩個女兒,雖然脾性各不相同,都不是那跋扈的性子。
宋弘就這三個姑娘,又因為沒有嫡女的原因,高氏也大方,她們姐妹仨的待遇,跟嫡女也差不多。
只是宋重綺仗著自己是長女,又有些小家之氣,並無長姐風範,以前就能為了高氏賞給三姐妹的東西有細微不同,而生一肚子悶氣,然後含沙射影的要排揎兩個妹妹。
宋重絹性格溫和,不愛與人爭風,這些小事一貫就是一笑罷了,反倒更有長姐姿態。
宋重繡性子活潑,最看不慣宋重綺那樣子,兩姐妹面和心不和已久,大人長輩前還裝個姐妹情深,一旦離開長輩眼前,說話都是夾槍帶棒的。
今日看到宋重綺吃這麼大虧,宋重繡心裡說不出的舒坦。
宋重絹到底穩重些,只瞪自己妹妹一眼:“你且小聲些,這些話別讓人聽去。如今這新進府的大哥、大嫂還有這親家太太,還不知道是什麼來路呢。咱們反正是姑娘家,將來終歸是要嫁出去的,這府裡將來歸誰,也由不得咱們。咱們可別摻和到裡面,知道不?”
宋重繡卻撇撇嘴:“我看不盡然,姨娘平日裡也說了,這嫁出去的姑娘,腰桿子能不能挺直,得看孃家。若是父親還在,咱們自然是不怕的,只是父親也不能護著咱們一輩子,將來若是父親去了,咱們還能依靠誰去?”
“還有咱們姨娘,到時候我們都嫁人了,她沒個依靠,守在這府裡,日子怎麼過?這府裡幾個兄弟,跟咱們也不過是面子情,將來還能指望他們不成?”
“我倒是覺得如今是咱們的機會,這新認回來的大哥雖然沒見過,可這大嫂和那親家太太,可都是厲害人。她們初來乍到,正是對府裡啥都不知道的時候,咱們豈不是正好可以雪中送炭結個善緣?將來若真有那麼一天,有這份善緣,咱們姐妹也不至於無依無靠,姨娘也能安養天年——”
宋重絹知道自己這個妹子雖然年紀不大,可心思頗多,被她說得也有幾分動心。
不過她畢竟年紀大些,還能穩得住:“你也彆著急這這麼早就下注,等姨娘回來,咱們再商量商量。再說了,這大哥的面咱們都還沒見過,說這些也為時過早。”
宋重繡一聽這話也有道理,她們畢竟還年紀小,看人不準,而且這事關重大,也得姨娘同意才行,便一笑不說這個,改嘲笑起宋重綺來。
屋外的丫鬟婆子守在外面,先前聽不到兩姐妹說啥,後來又聽到裡面嘰裡呱啦,還有笑聲傳來,才算放下心來。
她們兩姐妹開心,卻不知道,高氏和幾個姨娘,好不容易又是賠禮又是道歉,好話說了一籮筐,終於將李婆子母女給哄好了,高氏自覺得身心俱疲,比往年去宮裡參加宮宴都累。
其他幾個姨娘更是縮起了脖子,恨不得當自己是隱形人。
滿屋子的丫鬟婆子更是大氣都不敢出。
高氏深吸一口氣,強打起笑容來,拉著梅曉彤的手:“錦哥兒家的,本來今兒個你們還應該去拜見老祖宗的,只是這老祖宗年歲大了,一入冬就犯嗽疾,吹不得風,受不得涼。”
“只悶在房中將養,每年也不過是到了大年三十才出來,咱們當晚輩的給她老人家磕個頭,她老人家也就要回去歇著。倒不是不見你們,實在是身子撐不住。你也別見怪,等大年三十了,再帶你給老祖宗磕頭!”
梅曉彤求之不得,這高氏這裡算是糊弄過去沒跪下來磕頭,可老國公夫人那裡,只怕是跑不掉了,遲一天算一天。
因此特知書達理的道:“夫人這話說得,倒讓我這做晚輩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了。老祖宗身子不舒坦,自然要精心養著,我們這做晚輩的,只求老祖宗身體安康,長命百歲,見不見我們的有什麼打緊?”
高氏揉揉額角,瞧,這不是很會說話嗎?怎麼剛才就不依不饒了呢?
正頭疼的時候,就看到心腹的婆子給她使了個眼色,然後就聽到外面有人稟告,說管事的嬤嬤有事回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