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氣氛又被點燃了,荊縣的百姓齊刷刷的給長青書院加起油來。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兩艘龍舟同時到達了起點。
等候出題目人出題的時候,大家氣都還沒喘勻,又小幅度的調整了一下位置。
所有的人體力消耗都十分大,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和船槳激起來的江水給打溼了。
安華皓也不例外,只不過他心中更是驚詫,別人聽不出來,可是他聽的出來,白雲書院的那個鼓手,只怕不是一般人。
扭頭看在,那個鼓手此刻也正看過來,兩人眼神對視了片刻。
還是顧子楷的聲音讓安華皓回頭。
“宋兄,這個題目——”語氣中有些為難。
安華皓低頭一看,題目居然是一道術算題,題目是: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一般來說,君子六藝,要學得多,考的也多,然自從前朝以來,就只考實務策論和文章了。
所以如今書院,也就是教學生四書五經,寫策論,如何寫出一手好文章來。
哪裡教過這種算經上的?
因此幾乎絕大部分的書生學子,看到這題目,都傻眼了。
這誰會啊?
有那脾氣暴躁一點的,本來應該只有一段賽程的,活生生被拖成了三段,幾乎是要了命了不說,你出個四書五經上的題目也就罷了,大家答不出來,算自己學藝不精。
可這出個算經上的題目,鬼知道雞有幾隻,兔子有幾隻?
恨得將手裡的船槳狠狠的拍一下江面,這氣都發出去,倒拍了一身的水。
安華皓卻忍不住抽了抽額角。
這題目怎麼這麼眼熟?
前些日子,他和曉彤晚上一個溫書,一個算賬的時候,曉彤還跟他開玩笑,說出一個題目給他算算,換一下腦子。
當時就是出的這道雉兔同籠的題目。
記得當時的他,也是一頭霧水。
還是曉彤告訴他解法,說假設能讓兔子和雞同時抬起兩隻腳,35個頭,一共是70只腳,那麼還剩下24只腳,這24只腳就是剩下的兔子的腳,每隻兔子剩兩隻腳,也就是12只兔子。
35個頭,減去12只兔子,那麼雞就是23只。
安華皓淡定的接過筆和紙,刷刷的寫上答案。
顧子楷看了一下題目,雖然不知道安華皓是怎麼回答出的問題,可此刻正是關鍵時刻,顧子楷也沒有多想,直接就將答案交給了出題目的人。
出題目的人一看上面的答案,立刻就將手中的旗子一揮,表示透過了。
安華皓敲響了鼓點,長青書院的學生們雖然又累
又熱,可還是聽從鼓點的節奏,整齊劃一的劃開了船槳。
安華皓知道此刻大家都體力都耗費得差不多了,乾脆就將鼓點慢了下來,不緊不慢的,讓人隨著他的鼓點調整了呼吸和節奏,慢慢的跟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