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聽著方氏的解釋,心中就開始計算,東大街附近的鋪子,可不便宜,這樣兩間鋪子,如果是自己的鋪子,那可值不少錢。
要是租的,租金也不會便宜。
看這店鋪的生意,再聽店裡夥計報出來的價格,那所謂青州來的胭脂,賣得最貴,一盒要五錢銀子,再加上所謂的宮粉,還有頭油什麼的,這一套買下來,得花費二三兩銀子呢。
梅曉彤又不動聲色的套了幾句話,方氏也就順口吐露出來,這胭脂鋪子就是他家的,還說這鋪子就是當初發家的鋪子,當初他們田家就是靠著賣胭脂水粉才起家的。
如今雖然也有了別的生意,可胭脂鋪子,是田家的根本。
不說別的,就田家如今的當家,當初的那個貨郎,現如今還隔三岔五的到胭脂鋪子裡來轉轉。火然文.co
教育兩個兒子,也都是說不能忘本,不能忘了當初田家若是不靠著賣胭脂,只怕在這荊縣就呆不下去,要收拾包袱滾回鄉下去了。
更不要以為,這胭脂鋪子賺的是小錢,沒什麼意思。
要知道這胭脂鋪子,看著不起眼,鋪面不大,可每月關帳的時候也不比其他鋪子賺得少。
尤其是在荊縣,大姑娘小媳婦只要是買胭脂,都想著要到田家的胭脂鋪子來買,因為他家的貨時興,緊跟著府城和京城的流行趨勢。
只要京城和府城流行啥東西,過不了兩個月,就能在田家鋪子裡看到。
這讓荊縣的太太小姐們,走出去都覺得倍有底氣,緊跟京城潮流,從來沒有落伍過。
梅曉彤一邊聽著,一邊附和,偶爾說兩句,越發讓方氏說得更多。
等到梅曉彤瞭解的差不多了,她才略微點一下頭:“
我都知道了,今日還有事,先走了,改天再登門拜訪。”
說著就要告辭。
方氏本來還以為自己滔滔不絕,將自家的胭脂鋪子吹得這麼厲害,換個誰家的大姑娘小媳婦,就是那老成些的夫人,也忍不住要動心啊?
可梅曉彤看起來不是很有興趣的嗎?一直附和自己說的話,還問了好些事情,一聽就是對胭脂鋪子很感興趣的呀?
怎麼輪到要買了,就變了個人一樣?難道是出不起銀子?
看梅曉彤一身的打扮,雖然是素淨的布料,看得出還是很不錯的,不比她們身上穿的差。
又看她手上拎著一包藥,還有幾包點心,那點心的包裝可是荊縣有名的老字號的,就他們田家,也是逢年過節,當婆婆的才捨得買幾包給大家嚐嚐鮮。
看著不差錢,就是不買,方氏心裡嘀咕著,莫非是還記恨自家婆婆?
不過這樣有錢的顧客,倒是不能輕易放走。
因此也不見惱,只拉住梅曉彤的袖子不放:“瞧妹子你說的,你要是真喜歡,姐姐送你兩樣先回去試試,要是好用,你趕明兒再來”
田家胭脂鋪本來就有一些香粉之類的給人試試的,方氏拿出兩樣來,一樣香粉,一樣胭脂,小小的,瞧著倒是挺精緻可愛的。
死活要塞給梅曉彤。
梅曉彤自然是不要的,推攘了一會,方氏有幾分惱了,聲音也大了些:“我說這香粉和胭脂是我送你的,又不要你銀子,別不好意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