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襄低頭道:“王爺英明!”
吳爭看向宋安,“查……查他們的家人,以每家五百兩撫卹……有未成年子嗣,送去江南學院……一切耗費,皆由孤自己承擔!”
“是。”
吳爭慢慢上前,低頭看著趴俯著的莫執念,突然,笑了。
“莫相。”
“罪臣在!”
“抬起頭來。”
“遵旨!”
吳爭笑意更濃,對冒襄道:“今日大朝會……就到此吧,延至明日!”
冒襄應道,“臣謹遵殿下令諭……不過,敢問殿下……這些官員……?”
吳爭淡漠地掃了一眼,“刑部、御史臺,還有京兆府合辦此案……依律處置即可!”
依律?
聽過謀反、弒君之罪還有活命的嗎?
殿內一陣悲呼聲響起。
但冒襄是鬆了口氣,他最怕這時吳爭負氣說一聲——誅三族。
“莫相是否奇怪,今日禁軍會毫無預兆地不聽你的號令?”吳爭衝莫執念笑問道。
莫執念確實想知道,他抬頭看著吳爭。
吳爭悠悠道:“其實說穿了,也很簡單……當年禁軍因懼怕遜帝事後清算,參與政變,大長公主繼位之後,孤沒有追究他們,大長公主也未清算他們……莫相現在可明白了嗎?”
莫執念聞聽駭然,他已經猜到黃家兄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可他始終猜不到,吳爭何時出手在禁軍中埋下了人手,因為這些年中,吳爭根本沒有機會往禁軍中安插人手,如果有,自己做為吳爭最得力的人,肯定能察覺一二,而等自己入京之後,吳爭就根本沒有安插人手的機會了。
也就是說,早在三、四年前,吳爭借皇權更迭之際,就已經開始在禁軍中佈局了。
而當時禁軍正處於人心惶惶,吳爭收買、延攬根本不必花太大力氣,就可以得到很多人的效忠,最關鍵的是,沒有人會留意到,在三天後就被蒙上逼死朱慈烺嫌疑,就離京回杭州府的吳爭,能在短短三日間,在禁軍中埋下這麼多的暗子,這份心機、城府,讓莫執念突然意識到,自己就是世間最大的傻子,而自己心中一直所以為的吳爭,根本不真實,或者說,那只是吳爭的一個表象。
或者說,是吳爭故意讓人看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