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phics processing unit,我們叫它GPU。
GPU的一大作用,就是獨立計算,並且在算力上面大概是現在最好的CPU的5倍左右,由它來專門對3D圖形進行處理,然後再載入進來。
在CPU中快取單元大概佔50%,控制單元25%,運算單元25%;
在GPU中快取單元大概佔5%,控制單元5%,運算單元90%。
也就是說GPU可以做出更為快捷而即使的演算。”
在黃仁勳說話的同時,大螢幕上面正在播放英偉達早就準備好的PPT,上面列舉了各種資料,同時也將GPU的一些工作原理圖給展現了出來。
現場大家看的是一頭霧水,只有少量跟電腦硬體相關的專家們歎為觀止,驚為天人。
“剛才大家看到的實機演示效果,是使用了我們英偉達最新生產的GeForce 256型號的GPU,它對3D圖形效果有著很好的支撐作用。”
事實上英偉達的GeForce投放到市場當中已經有差不多快一年的時間了,只不過呢在此之前,大家都沒有多少購買的意願。
一方面是GeForce顯示卡很貴,市場售賣價到達了300美元,這筆錢都足夠買一臺半的索尼PS了,誰還會願意花錢來購買這麼一塊小小的晶片呢?
而且很多人覺得發明這樣的顯示卡,就像是高射炮打蚊子。
什麼樣的遊戲才能體現出GeForce的效能啊?
既然沒有什麼遊戲是必須GeForce256才能玩的,自然也就沒有購買需求。
直到今天——
《邊境》的出現,讓所有人清晰地認識到了一件可怕的事情。
PC上面的3D時代也要到來了。
而且,這一切都將由英偉達開始。
……
黃仁勳站在上面,眉飛色舞地講述著,“《邊境》的畫面完全是即時描繪的,視覺上的【馬賽克】現象被降至了最低點。
視野中所有的物體,無論是前景的人文景觀還是背景的自然山水都將不斷地隨著玩家視角改變面重新整理重繪、
只有在最近的距離下,我們才會在路旁的建築上發現輕微的“色塊”,至於遊戲當中則無論你怎麼睜大眼睛也無法發現一絲一毫的粗糙。
新引擎完全以“點”為單位來構造遊戲中的3D世界,透過實時的計算完成影象的顯示。
這不僅使遊戲畫面更加細膩,同時也將更加【準確】。”
黃仁勳說【無法發現一絲一毫的粗糙】實際上是一種誇張的說法,現在還是1997年,哪怕藉助了先進的顯示卡,也沒法做到真實而細膩的人體模擬。
只不過呢,粗糙和精細其實都是一個相對詞,看是相對於什麼而言。
相對於現實世界而言,很明顯還是很粗糙的,但是呢,相對於現在世界上的各種3D遊戲而言,它無疑是非常精細的。
甚至可以說精細得有點過分了。
更加真實的人體建模,更加逼真而柔和的光影效果……
這些都是pokeni在《邊境》這款射擊遊戲上面所取得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