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在長大後,他漂洋過海,求學阿美堅,很快成為全美最知名的創業者和青年富豪。
然而他發現,精英們都在討論網際網路、金融海嘯和維多利亞名模,沒人再向星空投去野性的目光。
曾改變幾個時代的阿波羅登月和星球大戰,忽然遙遠得就像前塵舊夢。這讓他鬱郁難歡。
2001年,他意外遇到了一個民間組織“火星學會”,一場籌款晚宴上會員介紹一個專案:讓一架關著老鼠的太空艙,圍繞地球軌道旋轉,以此模擬火星重力環境。
馬斯克更進一步,他想把這些老鼠真的運往火星,並且有去有回,老鼠可以在星際旅途中繁衍。
火星學會已裝不下馬斯克的夢想。他成立了自己的火星生命基金會,希望喚醒人們遠征星空的野望。基金會專家將老鼠計劃升級為“火星綠洲”。”
“根據計劃,馬斯克需購買一枚火箭,將一個機械溫室發射到火星上去,機械溫室將採集火星岩屑或土壤,培育植物,這樣就能在火星上產生第一口氧氣,
在當時的馬斯克說‘火星上將會有生物存在,而且是我們送到那兒的,我們希望告訴千千萬萬的少年,那裡並不可怕。’
此後的馬斯克計劃投入2000萬至3000萬美元完成這一計劃,然而僅發射一項就超出預
於是,2002年初冬,30歲的馬斯克,決定前往鵝國,搞幾枚老舊洲際彈道導彈,用作運載火箭。
然而去過之後馬斯克終於明白,鵝國人並無誠意做這筆買賣,只想狠敲他一筆,星空藏在灰色蒼穹之外,眼前的世界,只有一張張冰冷的臉。
眾人飲酒,馬斯克在前排埋頭打字。過了一會,他轉身,亮出筆記本螢幕上的電子表格,‘兄弟們,我覺得我們可以自己造火箭’,
4個月後,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在洛杉磯郊區一間舊倉庫成立,第一批員工入職時,他們被告知,SpaceX目標是成為太空行業中的西南航空公司。”
“此後15年間,SpaceX成功發射火箭38次,獲得了NASA累計百億美元訂單,並在今年年初實現回收火箭再發射,將航天成本縮減至原來的1%,
此時的阿美堅,已暫失載人航天能力,宇航員前往空間站一度只能求助鵝國,SpaceX開發龍飛船後,成為地球上第四個能飛到空間站實體,
前三個是國家:阿美堅、鵝國、華夏,
2018年,SpaceX將用自家載人飛船,將兩名私人旅客送往繞月軌道,
在阿波羅8號首飛50年後,虛空處停滯許久的齒輪,終於又開始轉動。
月球只是短期的目標,馬斯克遠望的,依舊是火星,
研發完火箭和載人飛船後,馬斯克準備在西雅圖建一座衛星製造廠,在2030年前,向近地軌道發射4000顆太陽能衛星,
屆時,世界任何地區,你只需要一個披薩大小的接收器,就可以高速連線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