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作為在科技這一個道路上走的比較長遠的人,我還是更願意讓所有人都享受到科技的便利,有些人對當今的科技抱有不信任的態度,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相信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面,我們大唐科技會給大家提供更加優秀,更加良好的產品體驗。”
葉凡自然是知道那名記者的話中之意,一番模稜兩可的話語,就輕飄飄的將此前的話題一筆帶過。
“而至於星際大航海時代的到來,那自然是即將到來,星際大航海時代—我們終將會是大時代的流民!”
葉凡大手一揮,一副全息投影的巨幅畫面直接出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你總看到過星空吧,難道就沒有對它產生過一點敬畏跟好奇?】
我是這個世界的一個和平主義者,我首先收到資訊是你們文明的幸運,警告你們: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你們的方向上有千萬顆恆星,只要不回答,這個世界就無法定位發出源。
如果回答,發射器將被定位,你們的文明將遭到入侵,你們的世界將被佔領!
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
這是幾行大字,同時也涵蓋了葉凡這一次想要回答的問題。
“在《三體》裡,葉文潔不顧三體1379號監聽員的警告也要尋求更多前進可能性,畢竟‘沒有了對高處的恐懼,就體會不到高處之美’。
電影《星際穿越》裡近未來的地球黃沙遍野,小麥、秋葵等基礎農作物相繼因枯萎病滅絕,人類不再像從前那樣仰望星空,放縱想象力和靈感的迸發,而是每日在沙塵暴的肆虐下倒數著所剩不多的光景。
NASA藉機將數名宇航員派遣到遙遠的星系尋找適合居住的星球。故事由此展開……
隨著地球環境的惡劣,能源的消耗及衍生問題使得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探討聚焦於可替代資源乃至可替代星球。
從前只能出現在科幻文學中的幻像,現在有可能變成現實嗎?在未來史冊上,我們離星際遠征的傳奇節點,到底隔了多少行文字?”
葉凡的一番話引人深思,因為不僅僅是電影還是,都無一例外的展示了人類渴望登上太空,渴望擁抱宇宙的美好想象。
“星際大航海時代,並不是僅僅靠著一代人的努力,就可以實現的,這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共同奮鬥才能實現這個目標,
而我,只能算是第三代的奮鬥者,同時也是引導當今科技走向大航海時代的引路人。”
葉凡的目光變得深邃了起來,同時又掃視了一眼在場的所有記者,再度開口說道:
“在早幾年前,沒人知道星際大航海時代何時來臨。地球的大氣穹頂,似乎就是我們人生舞臺的上限,總有人不甘於此。
阿波羅17號發射前一年,一個名叫埃隆·馬斯克的嬰兒在南非誕生,他的父母當時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將來會成為未來星際大航海時代的第二批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