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我的超級黑科技帝國> 第三百一十六章 無工質引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一十六章 無工質引擎 (1 / 2)

由於當時的科學家已經對電磁學有了非常深入的瞭解,所以也是推斷出了光壓的大小。

在1924年,齊奧爾科夫斯基以及同事燦德爾聯合提出了太陽帆的可行性概念,描述了人類未來可以利用太陽帆的光壓提供星際飛行的設想。

光壓的原理是非常簡單的,就是利用光子打在物體上所產生的推力。

或許一般人認為這種事情實在是太誇張了,因為正常人每天曬太陽的時候,都完全不會感覺到被光子擊中,這是因為本身的面積太小了,而且質量比較大等許多的因素在其中,才沒有感到那麼明顯。

然而只要面積足夠大的話,就可以利用光壓進行飛行。

首先因為太陽帆的動力源是來自於太陽的,所以本身並不需要攜帶燃料,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以知道,這對於飛行器的加速是非常有利的。

與此同時,太陽所提供的光壓也可以帶來很客觀的推力。

根據科學家的計算顯示,若是太陽帆的面積可以達到70000平方米,那麼光壓就會產生達到0.34噸的推力。

雖然這個推力並不是非常大,然而它卻是可以持續的長時間提供動力,所以一直都是處於加速的狀態。

若是遠距離的星際航行,即便是將核聚變給帶上,也完全沒用,因為核聚變是屬於工質引擎,需要攜帶大量的燃料。

若是電推引擎,就需要電能,若是想要遠距離飛行,那麼電池也要相應的做大。

若是不要電池,直接將核聚變發電機給弄到飛船上,那麼維持核聚變也需要大量的燃料,若是重核聚變,就需要大量的石頭。

所以這都會逐漸增加飛船的質量和重量,導致遇到跟地球上的火箭發射相似的難題。

體積大了,推力也就大了,然而體積大了之後,質量和重量也會增加,綜合一算的話,推力完全沒有得到提升。

將這個代入到宇宙飛船上也同樣是如此,若是飛船的推力不足,不能源源不斷的提供加速的話,怕是還沒飛出太陽系,就被太陽系的引力給扯回來了。

所以太陽帆的這個概念當時被提出來之後,也是引起了許多物理學家和航天專家的思考,因為這相當於是一種“無工質”引擎。

若是太陽帆所攜帶的探測器有500公斤的話,那麼藉助光壓,它可以在200天內抵達火星,基本上就跟現在的速度完全一致了。

若是太陽帆的面積達到3平方公里,那麼推力將會達到1.5噸,飛出太陽系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如果是普通人的話,科學家這麼說估計就要罵娘了,因為這聽起來完全就像是扯淡一樣。

只不過這完全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太空是高真空環境,即便是面積做的很大也是沒有空氣阻力的。三k

不像是地球大氣內的戰機,還是什麼火箭之類的,都是要做成符合空氣動力學方面的事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