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的心撲通撲通跳個不停,臉色漲紅,呼吸粗重,幾乎立刻就想著坐下來按照“五行輪迴訣”的行功方法修煉!
他太明白這功法的逆天之處了!這根本是把廢靈根變成超越天靈根的存在!也只有元昊真人這等狂傲之輩,才能創出這等逆天的功法!
握著玉簡的手不停的微微顫抖,李輝彷彿看到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過了許久,呼吸才慢慢平復起來,李輝強忍著激動,將這個玉簡放下,又拿起一個玉簡,貼在額頭上。
“老夫一生痴心於劍道,少時從名家習劍,弱冠時已遠勝吾師,遂行走天下,博採眾家之長,更尋訪天下名劍客挑戰,至三十劍術乃大成……”。
這片玉簡之中卻是記載了元昊真人對於劍道的畢生所學。分為三篇:《御劍篇》、《法劍篇》、《心劍篇》。
《御劍篇》講的是如何用劍,融合了元昊真人數千年來對於劍術的理解和完善,採眾家之所長,根據自身的體會和經驗而成的御劍方法。
元昊真人認為大道至簡,所謂劍術的最高境界“無劍”之境,說的並不是手中無劍,而是指對於劍術所有變化俱瞭然於胸,劍術不再拘泥於招式的變化,一劍即是萬劍,萬劍歸於一劍。
而要做到萬劍皆在胸中,不拘泥於一招一式的變化,則必須從一招一式練起,由簡入繁,再又繁入簡,然後萬劍歸一,劍與意想通,心到意到。
然而這還不是最終的變化,最終要達到,劍在意之先,意為至而劍已發。在對敵時,才能真正達到鬼神莫測、無跡可尋的境界。
元昊真人將畢生所學融為一百零八劍。
由簡入繁,第一個層次為三十六劍。將三十六劍變化全部融會貫通,則在這三十六劍的基礎上再生出變化,達到第二層次,學七十二劍。
七十二劍中的變化全部掌握之後,則進入第三層次,學一百零八劍。
等到一百零八劍學到極致,由一百零八劍衍生出萬千變化,再無可變的時候,則要去偽存真,將這一百零八劍再次凝鍊為七十二劍,進入第四個層次。
第五層次,將七十二劍凝鍊為三十六劍,第六層次,三十六劍,凝練為九劍,第七層次,九劍化為一劍,第十層次,進入無劍之境!
元昊真人三十歲就達到無劍之境,世俗之中再無敵手。因為身體能量的侷限性,再也無法突破。等到接觸到修真者,元昊真人才恍然大悟,無劍之境,不過是真正御劍之術的開始!
修真者體內的能量跟世俗武者完全是天壤之別。世俗武者修煉到最高境界,即所謂先天之境,在修真者眼裡不過是達到了修真境界最低層的煉氣期!
無劍之境,在先天境界確實已經再無變化,以世俗武者的功力,這已經達到了劍術的終極。
而修真者吸收天地靈氣為己用,修到高深處,有移山倒海之能,改天換日之威。
然而進入修真界後,元昊真人卻發現,修真者對於劍術頗為不屑,認為是世俗武者的雕蟲小技。在修真者眼裡,世俗武者如螻蟻一般,任由其翻轉騰挪,舉手投足就可滅之。
所謂一力降十會,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任何技巧都是沒有用的。所以修真者摒棄這種雕蟲小技,追求更強大的力量,更高深的法術。
然而出身世俗武者的元昊真人卻認為,絕對的力量是相對的,在擁有同等力量的情況下,技巧就顯得非常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