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佔據太平城,太平城周邊,立即陷入一片混亂,孫氏帶著虎頭,跟著難民四處流浪,結果被陳友諒手下一個百戶王元發現,王元見孫氏貌美,便將孫氏和虎頭擄去。
孫氏也是個烈性女子,起初,並不願意被王元羞辱,但看著身邊年僅3歲的虎頭,又害怕自己拒絕王元,王元會惱羞成怒,將自己二人殺死,只能委身王元。
後來,王元所在的大軍,奉命往江州運糧,孫氏和虎頭,便被王元送回了江州,與王元妻子李氏一起生活。
小虎頭剛剛失去母親,雖然孫氏把他照顧的很好,但換了地方的小虎頭很不適應,晝夜啼哭,哭聲吵到了李氏,李氏揚言要把小虎頭弄死,孫氏很害怕,求李氏放小虎頭一條生路,自己這就把小虎頭送出府去。
李氏見孫氏哭的悽慘,便答應了孫氏請求,讓孫氏把小虎頭送走之後,就趕快回府。
孫氏雖是個丫鬟,但也是在府中長大,一直跟著花夫人,從未出過遠門兒,江州更是人生地不熟,抱著懷中的虎子,是欲哭無淚,自己能把虎子送給誰?
抱著虎子,孫氏便走邊哭,不知不覺,便到了江邊,看著滔滔江水,孫氏很想抱著虎子,縱身跳入江中,結束這生不如死的生活,但想到花雲和夫人就這麼一條血脈,又於心不忍。
便在這時,江邊的蘆葦叢中,駛來一條漁船,漁船上是一對上年紀的老夫婦,長得慈眉善目,孫氏覺得,這對老夫婦不像是壞人,便大著膽子,跟老夫婦說明情況。
巧的是這對老夫婦結婚幾十年,也沒有一兒半女,看到虎頭虎腦的虎子,是喜愛異常,答應收留虎子。
把虎子送給這對老夫婦,孫氏便返回王元府上,苟且活命,等著應天義軍打來,再帶著虎子找義軍幫忙。
很快,孫氏便聽到公孫元捧親征,打下江州的訊息,這讓孫氏很是興奮,趁著王元帶著家眷撤離的混亂機會,逃了出來,到江邊找到這對老夫婦,要帶走虎子。
可這對老夫婦與虎子生活幾個月,早已生出感情,把虎子當親兒子對待,如何肯讓孫氏帶走?
無奈之下,孫氏只能藏在附近,等待老夫婦不注意,再把虎子偷出來。
這對老夫婦也不是傻子,孫氏要帶走虎子,已經讓他們起了戒心,對虎子看管極嚴,孫氏一直沒有找到機會,直到半個月後的一天,才趁著船上無人,把虎子給“偷”了來。
可正當孫氏打算帶著虎子找義軍時,義軍早已撤離,無奈之下,孫氏只能帶著虎子沿街乞討,四處打探義軍的訊息,一步步朝著洪都走來。
聽完孫氏訴說,公孫元捧是嘆息不已,公孫元捧自己也當過乞丐,自己孤身一人,都有餓暈草叢的時候,孫氏還帶著個孩子,一路上吃了多少苦,可想而知。
孫氏剛剛講完,虎子便在公孫劍的帶領下,風風火火跑進軍帳,手裡還拿著一個油肥的雞腿,遞給孫氏,道:“孫姨,虎子吃飽了,這是給您帶的。”
看著肥美的雞腿,孫氏不由自主的嚥了口唾沫,看到這一幕,公孫元捧知道,孫氏這是餓壞了,便笑著道:“孩子給你,你就吃吧,這是孩子的一片心意。”
聽公孫元捧這樣說,孫氏趕忙給公孫元諄磕了個頭,嘴裡道:“謝吳國公賞賜!”說罷,便拿起雞腿狼吞虎嚥起來。
等孫氏吃完,公孫元境才笑道:“孫氏,你既然帶著虎子找到了義軍,那義軍,就沒有虧待你們的道理,我會應天的時候,會帶上你們。
你與虎子相依為命,對花將軍遺孤照顧的很周道,以後,就讓虎子跟著你吧,將來等你老了,讓虎子給你養老送終。”
公孫元境說完,孫氏已經哭成了淚人,又對著公孫元諄棒棒棒礎了三個響頭,哭著道:“謝吳國公成全,我一定把虎子當親生兒子看待,絕不讓他受一點委屈。”
“哦,對了,虎子大名兒叫什麼?看虎子的年紀,也到了啟蒙的時候了,上了私塾,難道還能一直虎子虎子的叫?”
聽了這話,孫氏尷尬一笑:“稟吳國公,將軍和夫人,一直便叫孩子虎子,至於大名兒,將軍一直沒有給起,說是將來見了吳國公,讓吳國公給賜名兒……”“哦,原來如此。”公孫元捧沉思片刻,對孫氏道:“就給虎子起名兒叫花煒吧,煒字,意為光彩鮮明,希望這個孩子以後的人生,能夠一片光明。”
“謝吳國公賜名!”孫氏拉著虎子,又重重給公孫元捧磕了個頭,這才走出軍帳。
因為葉琛的事兒,公孫元捧、公孫劍耽誤了將近10天的行程,等回到應天,距離公孫劍的婚事兒,就剩下二十來天,時間有些緊迫。
一回到應天,公孫劍便迫不及待的到自己的宅子裡走了一遭,想看看自己的新家。
實話說,公孫劍的宅子,並不算大,至少,比起公孫文正和公孫文忠的宅子,要小上不少,但公孫劍心裡卻很高興,畢竟,這麼些年了,公孫劍終於要有家了。
再次見到見到古靈兒,公孫劍依舊有些尷尬,畢竟,公孫劍沒有錢文正那麼厚的臉皮,公孫文正送她的“學習資料”被古靈兒看到,心裡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