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且不說此事若成,他們所能夠獲得的功德,光是這些神聖們在這過程當中,所獲得的那一種‘認同感’和‘參與感’,便不是等閒的什麼東西能夠媲美的。
“這蒼天,乃是天之清氣所凝結而成,而此前堵住這天缺的周山,有事大地之精所凝結而成,是以,要補此天缺,唯一的法子,便是煉濁為清,採集承載了最為精純的地址濁氣,最為能夠象徵浩浩大地的至寶,然後將之煉化,煉實為虛,逆轉清濁,將這地之濁氣,化為天之清氣,從而引動最初的周山所遺留的鎖天之道韻,方可完成這前所未有的救市之功。”女媧沉聲道。
“煉濁為清,化實而為虛。”聽了女媧的方案之後,眾位神聖們皆是沉吟了片刻,細細的思索了一陣,方才是從心底裡認可了女媧所提出的這‘補天之法’,然後紛紛出聲。
“天分陰陽,地成五行,女媧道君所提及的,既承載了最為精純的地址濁氣,同時又能夠象徵那浩浩大地的至寶,依我之見,當以五色泥最為適當,眾位道友們以為如何?”
“五色泥?”眾位神聖們斟酌片刻,便是又點起了頭,“誠如道友所言,這五色泥,確實是最為合用之物。”
五色泥,是這洪荒天地之間,極其稀少的一種天材地寶,雖然以‘泥’為名,但實際上,這五色泥卻是以五色分屬五行,其間更是深藏了大地養育萬物之妙,蘊藏了無限的升級,那些培育先天靈根的神聖們,對於這五色泥,更是趨之若鶩,可望而不可求。
事實上,到現在為止,這洪荒天地之間,幾乎是沒有任何一位神聖成功的將那分屬五行的泥土都收集齊全,化作了五色泥的——換言之,自開天闢地以來,這五色泥,一直都只是存在於理論當中的東西,從來不曾有哪一位神聖真正的見過那五色泥。
“五色五形之土,均衡混於一處,自然便化作那五色泥,不巧得很,我的手中,正好就有一方青木之沙,此沙乃是龍鳳之時,我機緣巧合而來,一直都珍藏不動,想著有朝一日,若是能夠得到一株先天靈根,便以這青木之沙為基,將之培育出來,只是……”一位神聖說著,手掌一翻,那蘊藏了無量生機的青木之沙,便是在其掌心當中浮現出來,在這青木之沙的氣息氤氳而動的時候,那些神聖們體內的乾涸的法力和枯朽的大道,似乎都是為之煥發出了全新的生機。
“如今,既然需要那五色土作為彌補蒼天之物,這青木之沙,女媧道君便拿去吧。”
這神聖露出了肉痛無比的神色,戀戀不捨的看了這青木之沙一眼之後,才是閉上雙眼別過頭去,伸出手將這青木之沙遞給女媧道君——而女媧道君也完全不曾觸碰這青木之沙,而是直接用那萬物鼎將這青木之沙給收納起來。
“既然如此,那我手中的黑澤之淤,便也獻出來吧。”片刻,第二位神聖出聲。
“我處有白金之血……”
一位又一位的神聖們出生道,各自都是開啟了自己藏了不知道多久的珍藏——很快,那五色五形之土,便是被這些神聖們湊齊,聚攏在那萬物鼎中,分別佔據其中的一個角落,且每一色每一行之土,無論是其分量,還是其中所蘊藏的元氣,生機,甚至於靈性,都是絕對的平衡一致。
然後女媧道君催動那萬物鼎,玄妙無比的氣機在鼎中流動,片刻,那五行五色的土壤,便是在那萬物鼎中混為一體,化作了從未出現於天地當中的神物,五色泥。
“要煉實為虛,逆轉清濁,將這五色土化作能夠彌補天缺的天之清氣,上需以造化為爐,萬道為火——這所謂的造化圍爐,我這萬物鼎,勉強可以勝任,而那萬道為火,還得再勞煩眾位道友們,催發自身殘餘之力,以自身的大道與天地共鳴而形成道火,聚之為一。”五色泥顯化出來的那一刻,女媧道君的聲音,復又再度響起。
“自當如此。”聽得女媧的言語,那些神聖們臉上的笑意,越發的欣然起來,之前看著其他的神聖們湊集那五色泥而自身卻很無能為力的神聖們,臉上也是露出了輕鬆的神色來。
沒有絲毫猶豫的,便是有神聖在自己的眉心當中一摘,取下一縷本源氣機,然後引動自身那枯朽的大道,將之化作火星,放到了萬物鼎之下。
隨著一位又一位的神聖們放手視為,那萬物鼎之下的萬道之火,從火星,變成火光,最後化作熊熊的烈焰——烈焰當中,所有的神聖們的大道,都是顯化於其中。
萬物鼎中,那五色泥便是在這火焰的煅燒之下,緩緩的變化起來,逐漸的化作水流一般的形態,而在這過程之間,無窮無盡的生機,便是順著那萬物鼎當中的道痕,在萬物鼎的內外遊離起來,最後滲透到萬物鼎下的萬道之火當中,令那火焰更加熾烈的同時,也是令那些神聖們,以及這些神聖們體內枯朽的大道,得到了那五色泥的滋養,恢復了些許的生機,而這,又反過來令那萬物之火更加的茁壯。
“還差一些東西。”不知道過了多久,那萬物鼎中的五色泥,早已是化作了一片五彩氤氳的氣體,便如同是天地之間的元氣一般,若非是有著那萬物鼎的束縛,這五色泥,只怕早已是滲透到了這天地的每一個角落當中——但就算是到了這一步,依然是徹徹底底的煉實為虛,但這五色泥,卻依舊是還不曾化作能夠彌補天缺的天之清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