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郡就像是有著花不完的錢一樣,雖然是一個小地方,但卻成為了澹州沿海區域大部分商人都要去的商貿地。
其餘人鬆了口氣,只要吳公龍肯去說就可以了,這人可是整個澹州有名的才子。
真正讓吳公龍考慮這件事情的,並不是其餘人的勸說,是更深層次的問題。
首先伴隨著王蘭陵和各地起義之事的影響,皇帝已經不信任非宗室的人了。
這幾年來,各地的王爺逐漸從清閒養老的幕後位置,到了臺前。
州牧和知事等實權位置,越來越離不開姜家人的身影。
郡守和一些軍事官職,同樣是被這些人的姜氏後代和親信奴僕所佔據。
做官不再是憑本事和政績,而是阿諛拍馬和裙帶關係。
沒有能夠在官僚集團裡說上話的人,家族的衰退就不可避免。
目前吳家在官場上的影響力正在極速的衰退,尤其是這一次大將軍在澹州這裡搜刮民脂民膏,對整個澹州官僚集團都造成了不小的傷害。
姜家的人要錢也就算了,但現在是要他們的命!!
王蘭陵那邊就不一樣了,那邊用人唯賢。
像是胡仲、方悅、佟嶽、弓月滿、林祖年這些人,出身都不好。
出身好的趙厲陽、陸建平,也都是有能力的人。
從各種渠道來看,王蘭陵手下的人才都不夠多,沒有什麼特別厲害的人。
所以,吳公龍覺得憑藉自己的能力,在那裡更容易出頭。
有名望的人並不是不投資那些窮苦出身的人,是不看好。
王蘭陵不一樣,他確實是寒門出身,但不論是在治理還是軍事方面和外交方面,都是一等一的強。
山海郡幾年就能從一個彈丸之地變成天下矚目的樂園,積累富可敵國的財富,建立遠勝帝國這邊的工業和民用設施。
人口也同樣是在急速的增加,王蘭陵的十年計劃,不僅是被山海郡的人相信,更是讓外界的人思考了這個地方的未來。
一千萬人口!
王蘭陵絕對不是沒有底蘊,這個人現在的底蘊實在是太強了!
在大將軍穩重的備戰時,越來越多的權貴開始思考投降的事情了。
一夫一妻制根本無所謂。
歷史證明,每一個想著移民的達官權貴和叛逃者們,都認為自己不會觸犯國外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