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皮革、金屬、煤炭,這些王蘭陵都可以自給自足。
木頭需要從外面進口,為了防止像是這次一樣出現貿易渠道問題,山海郡的木材會從多個渠道進口。
這些年,王蘭陵不僅是在山海郡裡開展植樹造林活動,也在號召外面地方的人植樹造林換錢花。
這就是影響力的滲透了,山海郡的影響力和思想,已經滲透澹州好幾年了。
吳公龍和王蘭陵差不多的年齡,但是從十幾歲開始,就不斷的聽聞王蘭陵的傳說。
什麼引動江水淹了雲水郡府,什麼為民請命咒殺狗官,什麼七步成詩之類的。
一開始覺得是荒謬,年少時看到王蘭陵的那首詩,也覺得不過如此。
受到王蘭陵的風氣影響,十五歲的吳公龍就被家裡人安排到縣城當司長了,還是比水務司更好的賦稅司。
後來,黑水縣的商品和商人在短短兩三年內就把名聲傳播到了這邊,人們在說起黑水縣的商人時,就認為那裡的人可以做生意。
學校裡也有人從親朋好友那裡知道了王蘭陵的事情,王蘭陵在官校裡結交了很多貴人,也總是會去基層裡歷練和做事情。
這麼低調的三年過後,王蘭陵就去了牧州。
原本覺得這個人這輩子就這麼老死在小破地方時,王蘭陵一件件的事情,名震天下。
各種匪夷所思,不可能的事情,都在這個人手下成為了現實。
已經在官場上混了幾年的吳公龍,認為王蘭陵太過順利,接下來幾年必定會栽跟頭。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他一臉認真的和家裡人,還有親朋好友,斷定了王蘭陵的未來。
然後王蘭陵不鳥朝廷,連續兩次把朝廷的大軍幹趴下,逼得朝廷和他講和……
吳公龍越發的沉穩了,他和各大官校的老師們一樣,已經不會輕言斷定王蘭陵的未來了。
像是他們這種在早些年就不斷的斷定王蘭陵未來的人,多的數不清楚。
以前大家還都聽著,現在就算是那些教過王蘭陵的先生們的預測,大家也就是笑一笑,不當真的。
所以即使是現在王蘭陵三線開戰,也沒有人看好朝廷這邊。
知識階層和官僚集團的態度都很消極。
山州牧被王蘭陵打敗過,雁山郡那邊一點指望都沒有,整個牧州都被王蘭陵打碎了。
澹州這邊更沒指望了,最瞧不起澹州海軍的,就是澹州本地人了。
“此事我要考慮一下,族中並非是我一人說的算,此事若是被其餘人知道,只怕全族都會受到牽連。”
吳公龍沒有下決定,他家裡其實也和山海郡那邊有些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