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少了,州內很多事情都執行不起來。
人多了,就會造成資源不平衡。
帝國就是如此,十多億的人裡儘管只有一億算是人,但這一億人若是都想要擠到這龍城裡,那麼就不好玩了。
很多疆域都需要人口,一些軍事駐地更是需要人口來支撐,解決駐軍的很多問題。
所以建立戶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動,把老百姓都固定在一個地方中天,就是為了計劃性的分配資源。
皇帝讓什麼地方的人做什麼,這個地方的人就要做什麼,而不是十幾億的人一起爭奪那點優質資源。
從上等人的考慮裡,這樣做是沒有問題的,是理智的。
從下等人的想法裡,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憑什麼讓我們世世代代都種地,你們世世代代都榮華富貴?
帝國的實力太強,外部能當做敵人的都被消滅了,再或者是歸化,所以無法按照歷史週期性被更換。
所以就算是王蘭陵……弓月滿不提出上山下鄉計劃,老皇帝也會在事情擁擠到一定程度後,稀釋一些人。
殺!
這是最符合老皇帝的手段。
最粗暴,最簡單,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在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皇權底蘊加持下,老皇帝處理問題的方式儘管不如王蘭陵那麼文明,但在效率上絕對是超過王蘭陵千百倍。
儘管如此,這個相對溫和的上山下鄉計劃,依舊是拉滿了仇恨。
為了響應號召,每個地方的州府都會把城裡一些年輕人稀釋出去。
上山下鄉計劃對各地的當權者來說,絕對是一個驚喜!
由他們來決定誰去誰留!
離開州府去別處鍛鍊,已經等同是流放了。
上山下鄉的號召,在提出一年之後,已經淪為了各地當權者打壓和排除異己,或者是解決新仇舊恨的絕佳手段。
在黑水縣驛站裡,入駐了一夥從山州過來的官隊。
幾名穿著軍服計程車兵,以及一夥剛死了爹的公子小姐。
這些人並不是山州人,他們來自森州,是上山下鄉人員,而終點也不是黑水縣,是牧州的山海郡。
他們那剛死了的爹,叫王玄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