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肆夜紅樓> 第一百三十四章 聯名上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四章 聯名上疏 (1 / 2)

這蒼涼且寡情的世界上,最直白最痛徹心扉的殘酷便莫過於彼此相愛的兩個人為了達到各自的目的、而不得不相愛相殺;更殘酷的卻是在這一個要一個死一個不讓一個活的過程,卻仍然深深的愛著對方!

這究竟是怎樣一種無法含及的殘酷?吞噬著人性心魄、嗜咬著虛空靈魂,命途的淡漠、世道的無情與人本身自性的被罪!

這樣好一場浩浩湯湯的鋪陳呵!不知在行謀鋪路的時候是否有著幾許幻似心碎的痛?這樣的感覺若隱若現、若迷若懂;又或者時間實在太過緊迫,根本就無暇去想、去唸、去煽情、去回憶、去顧及、去……

俗話說,“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這誠然不錯。

“真相”已知、籌謀在心,武承嗣立刻便付諸了行動……最開始的時候是他與太平公主結成了一至的同盟,二人守著昏光月色費心經營一晚,後不動聲色的草擬了奏疏一道,並在這擬定好的洋洋灑灑盡是道盡酷吏來俊臣罪孽的奏疏之下,最先將各自的名諱簽署。

但只有他們兩個人誠然是遠不夠的,這樣的大局既然做出來便一定要做到更大,大到牽扯進整個李家與整個武家,且這兩家必須做到空前的團結,至少表面上也應該表現出這樣的團結來。於是很自然的便又想到皇嗣李旦。

可若這樣去找李旦,旦委實不是個易被煽動的人,他從來都很有著自己的主意,且他心下做好的打算決計不是可以由誰輕易唆使便改變的。更要命的是這位皇子內裡的城府委實過於深沉,以至於沒誰能夠清楚的洞悉他心裡究竟做著怎樣的打算!況且就當初武皇派遣酷吏審訊皇嗣謀反一事來看,來俊臣怎麼說都是放了李旦一馬,是對李旦有恩的,卻又如何會答應拉自己的恩人下馬?

因心知皇嗣李旦不會簽署,且動搖起他來便又得耗費一番口舌心力,更搞不好還會洩漏風聲出去、給來俊臣方面可乘之機!因顧慮重重,於是二人又將腦子轉了個彎兒,便乾脆就由太平公主代簽了李旦的名目。

這樣,皇嗣、公主、魏王,全部牽扯了進來,且這幾個人都是家族裡有頭有臉的人物,他們個人足以代表身後的家族。那麼結成的聯盟之力委實不同小可。

為了使計劃更為周密、人跡脈絡鋪陳的更為廣泛,他們又將這張洞張開來的大繼續向外擴張,後又幹脆秘訪禁軍將領、連著禁軍將領也一併拉了進來……

如此一番手段狠戾、行事迅捷的忙碌,這等樣的事情自然是儘早不盡晚的。在鋪陳好了一切之後,次日,以魏王武承嗣為首的一道聯名上疏的摺子,便出現在了武皇的案頭。

縱觀那摺子其上,字字句句皆是狀告著來俊臣為惡多端,跋扈無禮;更有甚者,樁樁件件口口聲聲的狀告著來俊臣謀反!

謀反的定義其實很廣泛,所以理由其實不難找,諸如某時某刻抬頭對著夜空看了看星星,便可以說這個人是心懷不軌、意欲從星相看出關乎政途的走勢、伺機而動等等;又譬如他說過怎樣無禮的話、這話裡含沙射影的預示著對聖上的不服等等;再有更簡單的,舌頭長在人嘴裡、話是由人說的,隨便編造一個七七八八的理由便扣上一個謀反的動機是最省事兒的!

此刻這道聯名摺子上,尋到的理由便是說來俊臣曾自比五代十六國時,後趙皇帝石勒。

這位喚作“石勒”的後趙君王本為窮苦卑賤的奴隸出身,憑藉自性驍勇聰慧與天運昭昭,後又從奴隸成為了將軍,經年之後即而便又從將軍成為了皇帝、建立了後趙……若說他與當下的來俊臣比擬起來,且看這麼一干命格走勢順著下來,倒是符合了來俊臣截至目前的那一通現狀,且絲毫都不牽強附會!

來俊臣本就是賤民混混出身,後又經了一番波折坐到了時今的官位,如果按著石勒的命運走下來那不就差最後承天景命登基為帝這一步了?那麼說來俊臣自比石勒,不就是要謀反麼!

很自然的,謀反之罪又該如何判定與論處呢?便唯有,一死方是啊……故而無論這一道奏疏怎樣洋洋灑灑兜兜轉轉,拋開表象觀其本質,歸根結底他們這字字句句皆是指向來俊臣、針對來俊臣,要將這位優雅邪佞、俊美內睿的武皇心腹置之死地,定其死罪,只請武皇硃筆御批!

這一場強盛而華豔的年代,無論表象看起來是多麼的嫵媚撩撥繾綣似醉,卻終究還是容不下純粹不染塵垢的、可以一路走到最後的一段感情。肆夜唐宮、紫殿華廊、西風何限、幾回爭相見……當那一段天真無邪的韶華年景、那所有的感動與最初的純粹都被阻擋在了世事的殘酷與命運的浮沉飄擺毫無著落之外,感情?真可笑!所謂感情又都是些什麼樣的東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