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城往東,是一片平原,對匈奴人的騎兵來說可以說是毫無阻擋,直達中原,乃至京城。漠北城,就是中原的最後一層保障。
但這片平原並不屬於匈奴人,在之前屬於金人,現在它屬於大周,因此這片平原,就成了大周需要保護的土地。
金地的地形可以說是涇渭分明,平原與山區相鄰,如同有一條無形的界線,將平原與山區隔開。
在這平原與山區的交界之處,回來了一群原本就是屬於這裡的人們。使這片因常年遭受戰火而導致十分荒涼的土地增添了些許人氣。
…………
在歷經長達近半個月的長途跋涉後,朱友順帶著的商隊在軍隊的保護下,終於來到了這個日後將被叫做石州城的地方。
短短几天,朱友順就用自己的能力,向眾人展示了五殿下的識人之能。
他用這幾天的時間,走訪了這裡為數不多的幾個縣城。其中只有兩個縣帶有城牆,其餘都如村子一般,眾多人家聚集在一起,只是因為聚集的人多了,便也稱作是縣。
朱友順向這些縣城的百姓詳細介紹了三元商會,並承諾,三元商會會在朝廷的幫助下,逐漸改善這裡的物價,讓百姓都能過上吃飽穿暖的日子,但並沒有取得應有的反響。
這也在朱友順的意料之中,所以並沒有什麼沮喪的表現。做這些的目的本來就是告訴百姓,這裡要來了個三元商會,物資豐富的三元商會。
除此之外,朱友順最大的收穫就是與此地商戶的見面了。在見面之後,有原本六成的商戶都選擇了加入三元商會,這對朱友順在此地的發展有極大的幫助。
在本地官府以及商戶的幫助下,朱友順在每一個縣城都開了一家名為三元商戶的鋪子,但裡面卻沒有任何東西出售。而與此同時的是,本地的一些商鋪也都換上了帶有三元商會標誌的牌子。
可以說,自此以後,三元商會算是在這裡落下了腳。
…………
“掌櫃的,您真厲害!幾句話就把那些人都震住了。現在這裡的商人,都以我們三元商會為主呢!”
當日的夥計小七經過一陣時間的鍛鍊,也不再是那個唯唯諾諾的酒樓小夥計了,已經成長為朱會長的一大助手。
朱友順略帶疲憊地揉了揉眉心,“現在還早,這只是第一步,等到石州城徹底建成,才是真正用到我們的時候!”
“按現在這種趨勢發展下去,等石州城建成以後,我們三元商會也一定會是石州城第一大商會!”
小七信心滿滿。
朱友順聽後沉默了一會,緊了緊拳頭,低聲說道:“石州城嗎?還不夠啊!”
“嗯?什麼不夠?”小七沒聽清朱友順的低語,追問道。
朱友順卻搖了搖頭,沒有再說什麼。
…………
除了三元商會的朱友順以外,朝廷還派了一個欽差大臣,負責調配軍民,建造城池,開採礦物,可以說,此人才是這一批過來的人中的官方代表,也是權力最大的。
他叫杜文成,是內閣閣老杜晦明的長子。與父親相同,此人為官清廉,做事正直而有方,是一個治世能吏,在朝中聲譽頗高。
杜文成知道目前朝中最大的困難,所以一道此地,安頓好百姓、軍隊。就組織人手前往早就探查好的礦地,開採礦物。
臨川縣城內縣衙中,杜文成正在仔細檢視著幾個縣城的人口、稅收……。
在石州城未建好之前,杜文成這個欽差大臣將會一直借住在臨川縣縣衙中。
與京城裡舒適的住所相比,這裡可以說的上是“簡陋”,但杜文成對此毫無意見。可以看出,杜文成並不是故意做作,而是真正的不在意此事。
“唉,困難重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