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皆為大明疆域!
嘉慶就算是去了朝鮮、去了日本甚至於去了北美,也照樣躲不過被收拾的命運!這些地方,是應該大明來打,而不是讓大清過去丟人現眼。
聽到了朱元璋的話語,左右軍士立馬領命,將那名正在帳外等候的清軍使者拉下去,就地格殺,留下腦袋準備送還。
而殺完之後,朱元璋揉著太陽穴,躺在椅子上,深深地吸了口氣。
【群主‘大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召開了群會議,是否參加本次群會議?】
忽然出現在眼前的訊息倒是讓朱元璋為之一愣。
沒到開會的時間啊。
不過很快,朱元璋便意識到出了事兒。
畢竟提前開會也不是第一次了,配合著朱厚熜的話語,朱元璋已經明白,一定有大事發生。
不過同時,朱元璋也有些期待,期待這次群會議會不會有新成員。
畢竟對於剩下的幾個群成員,除了朱高熾之外,他都很想潤潤嗓子。
而為什麼除了朱高熾之外呢?
因為朱高熾是大明這些個皇帝裡,唯一一個想要把首都遷回南京的皇帝,果然是自己的好皇孫!孫子和孫子之間當了皇帝,差距怎麼能這麼大呢?
想到這裡,朱元璋又想起了建文帝朱允炆,一時之間恨鐵不成鋼。
只不過朱允炆現在負責的戰場不在他這邊,因此,朱元璋便狠狠地喊道:“進入!”
朱允炆這小子就希望有新群員入群吧,不然他要狠狠地讓朱允炆知道,什麼是爺爺之怒!
……
弘治十六年,夏。
弘治皇帝朱佑樘坐在龍椅上,手裡攥著一本已經有些老舊的《論語》,孜孜不倦的看著。
雖然,這《論語》已經被他看了八百遍了,但這不妨礙朱佑樘每次都翻開看一看。
尤其是在有宮女、太監和外臣在的情況下。
朱佑樘,對自己的人設非常看重,也非常滿意自己現在的人設。
他倒是十分安逸,沒什麼太大的事兒,平時只需要讀讀書、看看報,然後看看自己朝中的那位忠良又推薦了什麼人才,自己就‘垂拱而治’便可。
朱佑樘當了十六年的皇帝,覺得當一個英明的君主,好像也不難。
他這十六年,也沒感覺到有什麼問題啊?
朱佑樘伸了伸懶腰,如此這般想著。
畢竟在弘治朝,是真的沒有什麼著名大事件。
諸如洪武朝的開國、建文朝的靖難、永樂朝的北伐、洪熙朝的突然駕崩、宣德朝的漢王之亂、正統朝的土木堡、景泰朝的奪門、成化朝的後宮紛爭……
相比於前輩們幾乎人人一件大事件的情況,朱佑樘這個皇帝,過的是順風順水,因此他只能另闢蹊徑,尊重文臣,儘可能成為儒家描述中的那種聖明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