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鑑寶無雙> 第681章 古人仿古人,大師仿大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81章 古人仿古人,大師仿大師 (1 / 3)

這首七絕是唐代詩人施肩吾的《寄隱者》。

唐代最繁榮的文學體裁就是詩歌,大詩人迭出,所以這個施肩吾不怎麼有名。

吳奪聽都沒聽說過。

但是葛亮卻對他很瞭解。跟著吳奪看了刻在玉牌背面的這首詩,不僅說出了詩名,還說出了作者施肩吾。

因為施肩吾不僅是一個詩人,還是一個道人。

施肩吾曾經在洪州西山築室隱居,修道煉丹。

吳奪一聽,“難不成最後留下了羽化飛昇的傳說?”

“那倒沒有,他在晚年的時候率領族人避亂渡海,定居澎湖列島······”

“好嘛,還是個傳奇人物!我這孤陋寡聞了。”

“我提供個插曲罷了。”葛亮笑道:“這玉牌只是玉匠用了他的詩而已,和他也沒啥關係。”

吳奪也笑了笑,繼續看。

玉牌詩文刻字之後,有兩字落款,正是“芝亭”。

吳奪細細看過一遍之後,感覺玉質和工藝水平問題都不大,風格上也和芝亭牌基本一致。

不過,他還是感覺這牌子和真正的乾隆工差了那麼一點點。

差在氣韻上。

氣韻這個詞兒,用在鑑定上似乎有點兒雲山霧罩,特別是在新手看來。

有時候有些高手並沒有指出某一件古玩字畫具體是哪裡不對,只說氣韻不對,就這麼給否了,於是有人就很不服氣。

氣韻這東西,因為太過複雜,牽扯的東西太多,綜合梳理起來呢,邏輯線往往又不只一兩條,所以想集中表達清楚,確實是很難。

就這塊“芝亭牌”來說,也是如此。

但是,其中有一點可以說清楚,就是吳奪感覺和乾隆盛世以及乾隆皇帝的審美有點兒不合拍。

這塊牌子的美,有一種蕭索在裡面。

若是不帶“芝亭”的落款,讓吳奪來斷代,更容易斷成是清晚期,滿清帝國走向衰頹的時期。

可這牌子的玉料很好,雕工也很好。

尤其是雕工,就算不是芝亭所雕,那也絕不是一般匠人所能為之,甚至也應該是可以比肩芝亭的玉雕大師。

但是這樣的玉雕大師,好像不應該作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