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聽得懂伊菱的擔憂,這也是很多過來人都勸年輕的女孩子們不要“低就”的原因。多年的底層競爭邏輯,造就了人性中最大的特點之一,即是沒了溫度、忘了感恩。
因為物化的結果,赤子之心反而再也不值得信任。如果一個女孩兒掏心掏肺,不要彩禮不要房車,男方家不僅不會有一點感激之情,反會認為這女孩兒一點不值錢。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女孩子們才變得越來越市儈,而貧窮的男孩兒們則越來越得不到真愛。
蘇妮知道這一切都是事實,所以她起身,走到伊菱面前,拉著她的手,說:“我知道了伊菱,你說的,我都記住了。”
結果伊菱咬了咬唇,回:“妮妮,我以前吃虧,都是咎由自取,誰讓我不自量力,非要去跟不是一個圈子的比心眼兒。可現在我發現了,一個圈子的就不比嗎?都一樣!還是在不斷的權衡與比較的。
妮妮,我不要你像我似的吃虧。你很善良,但咱們這個世界,人跟人交往,講究的不是善良了。總之,對張維的爸,你正常表現就行了,沒必要太殷勤,省的他以為,你一個大城市的小姑娘,非要貼他兒子似的!”
“知道啦!”蘇妮笑著,拿了個削好的水果給她。
10月1日,張維的爸爸到達江上市,蘇妮跟張維一塊兒去高鐵站接他。
這是張爸第一次出遠門,一個人倒了好幾輛車,凌晨5點從家裡出發,足足在路上顛簸了大半天,才於下午2點左右,見到了兒子和他的女朋友。
張爸乍見蘇妮,聽她喊一聲“叔叔”,高興的有些不知所以,一邊忙不迭“噯噯噯”地應,一邊又攔著蘇妮,不讓她幫忙拎包。
他收拾的很乾淨,並沒有蘇妮想象當中,那麼不講衛生的樣子。衣服似乎是張維給他新買的,儘管面板有些黑,人也因為勞作有些老,但整體而言,沒讓蘇妮覺得很土——
就是很普通的長輩的樣子。
張維問他:“吃了沒?”
他答:“在高鐵上吃過了。”
張維又問:“爸,你這包裡都裝了什麼啊,這麼沉?”
他笑著道:“我給小蘇爸媽帶了點兒土特產,都是我種的有機瓜果蔬菜,新鮮的,我早上摘的。”
張維無奈的將包往肩上扛,道:“哎喲爸,你真是。我都給妮妮爸媽買好東西了,你大老遠的,非要帶這些。”
張爸斜了兒子一眼:“你是你,我是我。你買的是孝敬,我送的是情義。這點道理都不懂,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噗……”一番話把蘇妮都給逗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