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它在本質上更加接近於香食之法,還有魔道的攝魂奪魄之術,但卻仍然彰顯出千面魔君在此道的成就。
李柃默默暗想道:“到這一步,已然可以說是有宗師造詣了。
他走這條路線,其實也大有緣由。”
李柃心中明白,過去的離膺香道天賦有限,根本不能如自己這般通感全開,甚至都沒有後來那些香道弟子坐享其成,還有開竅散種種秘藥輔助的便利。
他八識通感體系的感知天賦,無法做到“橫看成嶺側成峰”,只能靠著得自外道的力量,生生的以蠻力去塑造自己心目之中的香道本源。
“這乍看起來非常笨拙,但實際上,考慮到大部分人都是庸才,無法適應我這種需要高絕天賦的‘橫看成嶺側成峰’之法,反而更易有成。
要不然為何都說魔道容易速成?就是由此而來。
當然,據此而得的人煉香,也有其固有的缺陷。
它其實也不是離膺憑空自創,而是基於我積香宗的薰香入味之法,但是做得更加極端,更加徹底。”
積香宗正途,是以酴醾香為築基之本,引發自身人香,效仿李柃見蘭而悟,追求自性。
人煉香則是以人為材,在外掠奪靈蘊。
它需要不斷尋找外界的靈蘊香品融入自身,人為創造了類似龔茌那樣靈蘊入體的奇遇。
這裡就存在著一個極為不利的因素,取材目標靈蘊有限,並不是那些大能高手,如何能得證高階境界?
如若說撞大運獲得了一些大能高手的本源道果,亦或精血,元氣之流,或許還可以一試,靠著平常掠殺的那些草莽散修,甚至凡民百姓來煉香,所得人煉香效用也極其有限。
充其量也就是在手段方面多上一些,注重機巧之變而已。
若非千面魔君得了閆不永的千面法身,能夠容納的上限極大,此法價值還要再打一個折扣。
更有另外一點,融合排異的問題,千面魔君根本就沒有真正解決,同樣還是依靠閆不永的千面法身去硬扛。
或許就是在這過程之中,離膺逐漸迷失了本性,徹底背離了李柃那見蘭而悟的自性正途。
李柃試圖拋開主觀上的褒貶之見,儘可能的公平客觀去評價這一套法門,得出結論,其絕非香道正途,但或有幾分可取之處。
比方說,香道弟子們沒有如同千面魔君那樣的奇遇,也不能去殺人奪寶,掠奪成性,但卻可以透過掠奪天生地養的各種靈材,快速融入香神!
李柃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此法或可與自己的香神觀想法結合起來,以香神代為承受。
如此一來,也就解決了排異反應種種弊端。
如若適當加以改良,上限或許可以直追閆不永的千面法身!
李柃想到這裡,不由得更是感覺遺憾。
“當真是可惜了啊!”
創造出這一法門的離膺,竟然墮落異化了!
“師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