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道:“只可惜越州之地多山林,盡全力開闢也只能弄出這麼些梯田。”
“無所謂,越州山民用我們引進的經濟作物換錢,再靠商會從雲州等地買糧,好過以前許多。”
“我們從海外帶回來的魔指木,龍腦香,金絲楠木等樹種需要至少三五十年方見成效,但這奇香豆和菸草都是一年一收的,前期就以它們為主吧,等到時機成熟了,說不定連靈材都能人工培植,那樣一來,不比開發幾座靈島還要更賺?”
“越州人口不興,還有大量山民以狩獵為生,真真落後呀,怎麼也要把他們從那些地方挖出來,改為農民,工人……”
“聽說越州南方還有土著住在山上,是茹毛飲血的巫民,簡直不可思議。”
說話之間,迎面走來幾名穿著官服的人,為首者是一名越州府的縣令,旁邊則是穿著傳香道弟子服飾的內門弟子。
如今他在縣內當差,是受大乾冊封的正經方士,稱得上是朝廷命官了。
“朱門主大駕光臨,下官來遲……”
“參見門主,見過各位師兄師姐。”
朱利生微微一笑:“免禮,我們也是趁著戰前功夫,來此看看你們縣裡情況的。”
一番寒暄過後,眾人往裡走去,繼續考察這一越州地面上的地方縣城。
這處地方叫做南制縣,朱利生等人初來越州就曾來過,還曾特意在此建設工坊,開設香市。
這番舊地重遊,在坊內見到了熱鬧非凡的景象。
朱利生等人見到,許多凡民百姓被髮動起來捻制香芯,加工材料,都是戰時採購的除瘴香,甘泉香等物所必需。
一個個鍋爐,法鼎架起,或在煎熬材料,或在晾曬成品。
眾人各司其職,井然有序,顯示出蓬勃的活力。
香道暫時未曾在此建立起完備的手工業,但一座大型工坊至少能夠容納上千雜役,相關產業的關聯人口多達數萬以計,多開設一些,對容納閒散人口,穩定社會大有作用。
現在凡民百姓日子不見得有多好,但至少還能種植香材,招募打工,平常那些邪教亂民趁機作祟的土壤不再,眼前這一派安居樂業的場面就是明證。
朱利生也知道,因為歷史侷限的緣故,這裡的工坊都是落後的小工坊,但相比狩獵,還有越州之地難以實行的漁業,放牧,糧食種植等等,無疑高階太多。
哪怕當中還存在著工時剝削,產業結構諸多問題,仍然算得上是進步。
更何況,修仙門派自有一番辦法,能夠帶領這邊經濟騰飛,跳過發展道路上面諸多坑洞。
他四周走走看看,又以微服私訪的形式詢問了一番坊內工人,不由感慨:“新晉修士經常有種錯覺,那就是一朝煉氣,便是仙師,仙凡之別有若雲泥。
但實際上,這中間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修士也是從煉氣築基結丹步步高昇,時間必不可少。”
有人道:“師尊何出此言?”
朱利生微微一笑:“好比一名氣運過人的放牛娃,少年時代奇遇得寶,亦或者闖入洞府,得仙人傳承,固然足以逆天改命,但他自幼生長的環境,成長的條件都是凡民,那本質就仍然還是凡民,獲得些許力量,談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