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少女強則關東強,少女義則關東義。
聖人對她們寄予厚望,她們也用自己的忠義表現回饋了聖人,這是一個良好的開始。
如果因為自清運動的一些負面影響,全面否定藍衣眾,否定關東新一代武家少女的革新熱情,犧牲精神,未來的關東還能指望誰?
難道義銀要一輩子在那些關東的牆頭草之間和稀泥?如此一來,關東不出百年又是一片亂象。
統治者不是言出法隨的,法度條文也不是一寫出來,大家就願意乖乖遵守的。
天朝還規定造反誅九族呢,王朝晚期的老百姓還不是前赴後繼的造反?
法度律條越接近社會共識,執法的成本就越低,正義性就越高。
所以,依法治國不只是把法律規定的繁瑣仔細,而是更需要符合公序良俗的道德觀。
天下沒有把人家三代的積蓄一掃而空,然後用官話條文和稀泥的道理,法律法規也不是萬能的。
關東現在的問題,就是長期戰亂導致道德淪喪,武家之間爭相模仿無恥下流,誰不要臉,誰的下限低,誰的日子就過得好。
這種情況下,怎麼規範法度秩序都是沒用的。
只有大多數關東武家認同斯波新思想,認同聖人的大義,關東侍所大評議的法度建設才能真正成為秩序的標準,被大多數人所遵守。
所以,為了百年大計,聖人絕不能涼了藍衣眾的心。
這些小丫頭是關東的未來,雖然這次自清運動折騰得不清,但她們還是比她們的母輩們靠譜多了。
義銀點點頭,嘆了口氣。
“藍衣眾這些小丫頭涉世未深,不知道人心險惡,我會申飭一番,希望她們不要再讓我失望。”
蒲生氏鄉鞠躬道。
“那些小姑娘是心存大義的,一定不會讓您失望。”
蒲生氏鄉冷笑道。
“明明是她們爭權奪利,吃了虧卻只會找聖人您出頭,就是篤定聖人仁厚,這算是什麼壞毛病?
您是她們頭頂光芒萬丈的太陽,不是她們手裡抹眼淚的手絹,可以隨意拉扯。”
義銀點點頭,望著案牘上那三封來自佐竹義重的書信,又開始頭疼起來。
“把藍衣眾摘出來之後呢?事情鬧得這麼大,很難收場呀。”
蒲生氏鄉微微一笑。
“一個兩個嘴上都喊著忠誠,喊著冤枉,其實照我看,一個都不忠誠,兩個都不冤枉。
這次也就是東方之眾吃了大虧,所以才會呼天搶地的喊冤。
您看,要是東方之眾佔了便宜,跑來喊冤的就該是三強藩為首的關東侍所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