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才會用心參與實際上是天朝島國物資中轉的南蠻貿易,尋求重開官方勘合貿易的可能性。
也因此,他才會第一時間認可林信勝的第二次建言,主動把儒家經典納入斯波遴選,改造武家的思想與義理。
對外,義銀渴望島國成為天朝的忠實追隨者。
對內,義銀則要穩固自己的神權,進一步禁錮島民思想,讓斯波神裔永遠站在島國統治階級金字塔的頂端。
義銀放棄了重回天皇神道的路線,就是放棄了島國文化的內生自主,減少島國排斥天朝的獨立性。
他與佛教諸派合作,走上了毘沙門天的神道,也是陰差陽錯。
最早在毘沙門天像前浴火不死,那是在教興寺之戰中,三好軍圍攻寺院,放火燒寺。
義銀只是被迫先燒了一把,人為製造出防火帶,這才躲過一劫。
但姬武士們又不懂什麼現代消防滅火的知識,她們只是用眼睛看到義銀在毘沙門天像前顯聖,烈火不侵。
毘沙門天就是佛教中的多聞天王,佛教護法,在島國本土化之後染上了商路守護神,軍神等信仰色彩。
佛教護法,商路守護,軍神,這些屬性又契合了義銀與佛教諸派的友好關係,開拓北陸道商路的政治舉措,以及戰無不勝的戰績。
最終在前代天台宗上人覺恕獻上佛寶九德鎧,大張旗鼓為義銀吹噓之後,義銀的神道終於成型了。
覺恕上人此舉是希望義銀庇護天台宗,但在各大宗派推波助瀾之後,已然塑造今日的義銀神格,毘沙門天降臨,行走人間的現世神。
義銀以此神格踏上神道,建立斯波神權,就必然要維護自己政權核心的基石,庇護佛教諸派道統。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在亂世之中,誰都不會輕易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別人應盡的義務上。
真言宗果斷讓長覺法師繼位上人,就是利用她與義銀的私人友誼進一步捆綁聖人,確保自己在越來越激烈的宗教鬥爭中不會被幹掉。
長覺法師就是明白了這一點,才會感嘆活在這凡塵俗世,遁入空門也別想脫離世間紛擾,只能一頭栽進無盡的政治深淵裡反覆打滾。
義銀看著愁眉苦臉的長覺法師,忍不住噗嗤一笑。
“大師不必煩惱,你且回你的高野山,安心穩坐你的上人之位。
當年三好入侵,我轉戰大和,攝津各地,是大師你放開興福寺庫藏,無限供應軍需,助我復興斯波家業。
是你力主把北大和之地送給我,讓重生的斯波家有了第一塊立足之地。
這份恩義,我永遠不會忘記。
高野山讓你繼承真言宗上人之位,是個聰明的選擇。有你長覺坐鎮高野山一天,我斯波義銀就會庇護真言宗一日。”
義銀斬釘截鐵的話讓人暖心,長覺法師露出感激之色,一旁的北畠具教也是深受觸動。
世間不缺識時務的俊傑,損人利己並不難,難得是有情有義,有始有終。
即便自私利己者能夠巧取豪奪得一時功業,但世人讚頌的永遠是守信重諾的義士。
曹操曰寧我負天下人,劉備卻為報關羽之仇不惜身敗名裂,是非黑白,功名成敗,自有後人評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