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遊戲競技>不一樣的日本戰國> 第1731章儒家改良姬武士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31章儒家改良姬武士道 (2 / 4)

一旦幕府中樞的實力衰弱,被制約的有力武家就可能反水,隨之而來的便是島國文化傳統專案,下克上。

武家兩代政權,鎌倉幕府初創,足利幕府孱弱,都沒有真正形成約束武家行為的道德準則。

想要建立穩固的武家政權,後來的第三個幕府必須解決武家思想上的頑疾。

那就是扭轉武家義理的內在含義,讓武家義理更符合統治者的政治需要。

現在的幕府將軍與有力武家之間的君臣關係,更像是大軍頭與小軍頭的相處模式,誰的拳頭大,誰就有道理。

武力這個東西,很少有強悍三代以上的,這才有了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難的名言。

統治者想要降低統治成本,想要長時間的維護自己的政權,不能只依靠武力的震懾。

更需要從制度,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形成有利於自己統治的遊戲規則,並讓大多數統治階級接受這個遊戲規則。

林信勝認為武家義理這個遊戲規則太爛了,聖人被譽為義理化身,這是榮耀,也是約束。

既然如此,那就在義理兩字上面做功夫,想辦法將遊戲規則改成更有利於聖人的模式。

只要聖人對此感興趣,那林信勝就可以塞入儒學的私貨,藉助斯波家的力量,將儒學在島國發揚光大。

她也可以藉此成就承前啟後的萬世師表,正如理學在宋明所做下的功夫,從此儒教一枝獨秀。

禮記的忠信義理四個字各有意義,和武家義理壓根就搭不上邊,但林信勝並不在乎,她又不是第一個這麼幹的儒生。

她的儒家前輩們就是這樣一次次篡改經典,讓儒學發揚壯大的。

林信勝雖然是理學出身,但她其實對朱熹的理氣論並不贊同,但她又很喜歡朱熹排佛反釋的思想。

自從神道教滅亡,佛教在島國一家獨大,儒學想要佔據文化思想上的一席之地,必須從佛教的虎口裡奪食。

這是文化思想之間的零和博弈,即便林信勝學於寺院,但大道當前,容不得她心慈手軟。

而義銀對於儒生的這些小心思並不在意,他更關心的是林信勝準備怎麼改造武家義理,讓武家義理更符合斯波神權的統治需求。

天朝的微言大義,春秋筆法之所以能夠震懾宵小,是因為天朝自古有記錄歷史的傳統,正所謂青史昭昭,史筆如刀。

當世之時,某些人可以一手遮天,但遺臭萬年的陰影永遠籠罩在頭頂,公道自在人心,大義永存於世,後人自會分辨曲直善惡。

這也是天朝重視忠信義理的原因,道義一說從來不是依靠掌權者那點可有可無的良心,而是依靠萬世評說。

但這一虛無縹緲的道德約束,其實只對天朝有用,因為天朝自古就有記錄歷史的傳統,也只有這樣的文明才會考慮百年之後的史評。

而武家呢,武家政權第一部歷史傳記叫做吾妻鏡,出自鎌倉幕府時期。

吾妻之名是關東古稱,鏡的寓意是像鏡子一般以史為鑑,其用語類似編年體,又稱之為吾妻鏡體。

鎌倉幕府崩潰之後,武家的史記體系也隨之煙消雲散,窺視歷史真相只能透過各家各寺院的家書和雜記。

而家書這玩意兒根本靠不住,恬不知恥,拼命在記載上吹噓先祖的武家不在少數,可信度極低。

想要學天朝用歷史評價約束人心,宣揚道德,這條路並不可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