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國的商品經濟是呈現一個關西活躍,關東閉塞的狀態。
北九州博多港帶動外貿的下關經濟,堺港京都一線的商貿繁忙,經濟繁榮的結果就是關西人的心態也更開放實際。
但是在關東大地,特別是苦寒的奧羽地區,商業不發達,許多地方還是自給自足的舊莊園制經濟。
生存不易,沒有試錯空間,當地武家自然也是循規蹈矩,照著老辦法過日子。
所以關東武家保守傳統,近畿武家靈活變通,兩者之間的差別很大,使得關東關西相互看不上眼。
島民原本就有抱團排外的社會特點,關八州東西部都有矛盾,更何況是區別更大的關東關西。
在關西武家看來,關東武家抓著老一套的傳統不放,是一種很愚蠢的行為。
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保有更多莊園制經濟特點的關東武家眼中,關西活躍的商品經濟導致社會尊卑失序,簡直是不成體統。
越窮的地方越保守,奧羽山區,甲信山地等窮鄉僻壤,至今依舊殘留著惣領制的一些特點。
最上義光雖然有利用聖人的心思,但在斯波家越來越強的趨勢之下,她對一門總領家的尊重,其實是有一些真誠的。
只是造化弄人,最上義光一次次的猶豫和運氣不好的巧合,消耗了聖人本就不多的信任,才使得最上家陷入了當前的尷尬處境。
但別看最上義光此時縮手縮腳,但在奧羽一地,她也是出了名的強人,各種手段玩得賊溜。
可伊達政宗也好,最上義光也罷,到聖人座前是龍你得盤著,是虎你得臥著,實力的差距不允許她們在義銀面前耍心眼,只能老實。
義銀對最上義光的高評價並非謬讚,比起伊達政宗這個有衝勁的愣頭青,最上義光狡猾如狐,兇猛如虎,的確是奧羽一英傑。
最上家是斯波一支,其全盛期在足利幕府中期,隨後開枝散葉,分家親族在各地紮根,自立門戶。
在伊達家攀上幕府的關係之後,最上家便逐漸式微。
為了抵抗來自伊達家的侵襲,村上郡與最上郡的地方武家聯盟,抱團取暖,被稱為最上八楯。
最上八楯中最有力的武家們來自最上家分家,所以在最上家與伊達家的爭鬥中選擇支援最上家。
隨後,奧羽霸主伊達家內亂,波及奧羽各地,伊達家一度衰敗。
奧羽地區就像是一個小戰國,各家以郡望為單位,相互征伐,混亂不堪,興衰也是常事。
等到了最上義光這一代,她的弟弟嫁入了伊達家,她自己娶了大崎家的公子,但這也不妨礙三家之間打來打去。
最上義光是長女,在她繼承家業的時候,伊達家與最上八楯都支援最上家的次女繼位,導致最上家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