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遊戲競技>不一樣的日本戰國> 第1678章來自惣領制的家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78章來自惣領制的家人 (2 / 3)

例如足利家作為惣領制下的一門總領家,鎌倉幕府有事就找你,由你出面統領全族,替幕府辦事。

足利一門之下的斯波,吉良,細川,今川什麼都聽你的,這樣就形成了向心力組織力,這就是惣領制的崛起。

作為足利一門的總領家,足利家被幕府授予有力御家人的身份參與幕府政治,形成由將軍領導,有力御家人群策群力的御家人制度。

所以,御家人制度的基礎是惣領制,而惣領制的逐步瓦解,也在之後終結了御家人制度。

惣領制的起因,是武家早期的繼承製度是見者有份,每個子嗣都分一點,把自家的實力給拆散了。

為了將分散的力量聚集起來,只能透過增強氏族認同,利用惣領制找出當家帶頭人,也就是一門總領家,統帥全族,爭取共同利益。

但隨著血緣關係越來越遠,氏族認同的號召力也越來越弱,最終各家利益不一致,就沒人在意什麼一門總領家的命令了。

惣領制無法解決武家傳承帶來的問題,為了防止家業分散導致的衰敗,武家們紛紛摒棄了分家產的做法,開始走向新的家督制。

家督兩字最早出現在史記,家有長子曰家督。

在鎌倉時期,由嫡長子繼承為核心的家督製出現,逐漸在武家中流行起來,最終取代了諸子分封的傳統武家繼承方式。

以家督為核心的家業傳承,雖然把絕大部分家業交給了嫡長子,但家業也不是嫡長子一人所有,而是家名之下姬武士團的公產。

也就是說,以前大家是分遺產之後各過各的,但現在大家是不分家了,但公司的股份是人人有份。

只要這份家業在,大家就都有份,自然形成了凝聚力,所以家督制比惣領制更有優勢。

結果,就是惣領制走向滅亡。惣領制既然滅亡了,惣領製為基礎的御家人制度自然也跟著完蛋了。

足利幕府早期,御家人制度還能支撐場面,但隨著家督制的鋪開,很快就不適用了,隨之崛起的是適用於家督制的守護制度。

而隨著惣領制的消亡,武家已經不把什麼一門總領家放在眼裡。

斯波宗家滅門,也沒見奧羽的斯波同族有什麼反應,大家早就不是一家,關起門來各管各過日子。

也只有甲信山地的滋野三族這種山民才會抱殘守缺,死守著老祖宗的規矩不放,把一門總領家很當回事得搶來搶去。

但不管怎麼說,武家的名分和血統是一種地位身份,一門總領家雖然成了虛名,但有需要的時候還是可以拿出來擺擺譜的。

義銀之前在關東還沒站穩腳跟,是希望奧羽地區的同族幫襯。

而奧羽的斯波各親族大多已衰敗,有點實力的只剩下最上和大崎兩家,又都受到伊達政宗的威脅。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