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一次,上杉謙信不知道江戶城那邊是用了什麼手段,軟化了聖人的態度,才有了這封聖人問詢的信。
也許斯波義銀的本意單純只是給臨時大評議換個地方,以後的正式會議還是在御館舉行。
但這個口子只要開了,有第一次就一定會有第二次。
越後御館遠離關八州核心區,每次開會,大多數統戰眾都要翻越越後山脈,跋山涉水跑到越後國。
不說一路辛苦,就算時間上也是浪費得很,耽誤自家許多事呢。
江戶城地理方便,海路水路陸路都是四通八達,讓大家嚐到了交通便利的甜頭,一定會更希望把政廳遷移到江戶城。
這個勢頭一起來,就是溫水煮青蛙,遲早攔不住。
上杉謙信猜測,臨時換地方的建議,多半是北條氏政與島勝猛雙方下屬合作搞出來的事。
北條家早就想要剝離上杉家在大評議的獨特地位,島家卻是想把江戶城經營成自己的根據地。
北條家提議,島家肯定支援,東武藏之地百廢待興,島勝猛把居城都遷移到了江戶城,重點發展江戶城之決心,眾人皆知。
北條家伸手推一把,島家自是欣喜萬分,如果關東侍所的政廳放在江戶城,江戶城想不發達都難。
兩家聯手搞事情是必然的,區別只在於北條氏政與島勝猛有沒有親自摻和其中。
這兩個大肚婆現在是聖人的心頭肉,只是一個臨時會址,聖人沒道理拒絕。
北條氏政是貸款對口幫扶的倡議者,島勝猛是常務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她們兩個如果不出席臨時大評議,這會就沒法開了。
但如果讓這兩個孕婦長途跋涉到御館開會,翻山越嶺會不會動了胎氣,誰都不敢保證萬無一失。
所以,只要拿這個理由去擠兌聖人,聖人一定會同意改地點。
上杉謙信最憤怒的一點,還不是這兩個小娘皮拿肚子當武器去逼迫聖人妥協,而是聖人這封臨時更換地點的商議信,自己無法拒絕。
如果,上杉謙信拒絕了,她就是不識大體。
兩個孕婦事關斯波神裔的開枝散葉,事關斯波神權的根基穩固。
如果上杉謙信鐵了心不答應,兩個孕婦在路上萬一出點什麼岔子,聖人不得恨死她?
上杉謙信自己窩在春日山城生孩子,懷孕受苦的事可是一點沒讓斯波義銀操心。
現在看到別人拿肚子搞事情,逼上杉家低頭,上杉謙信當然是非常憤怒,難以自抑。
為了顯示政治上的團結,上杉謙信不但應該答應,還應該慷慨赴會,親自走一遭江戶城參會,這才是一個成熟政客的必然選擇。
可惜的是,上杉謙信從來不是一個成熟的政客。
所以,江戶城那邊背後策劃這場好戲的人們是居心叵測,她們就是等著看上杉謙信發飆,等著看上杉謙信失去聖人的好感歡心。
原本還猶豫要不要耽誤大評議,拖延出兵越中的上杉謙信,這下被人激起了兇性。
她自然也不用再猶豫了,乾脆直接出兵越中,幹特麼的織田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