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這次再攻結果如何,北條少壯派的勇氣和武藝已經贏得了我的讚賞,你們已是將功折罪,沒必要再把自己的生命浪費在這裡。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即便攻不破裡見義弘的本陣,等大道寺盛昌大人帶大隊人馬來援,我們依然可以再戰。
房總聯軍心思已亂,有我在,破敵易如反掌,不用急在一時。”
義銀不希望北條少壯派一蹶不振,特別是現在,經過這次並肩作戰,北條康成北條康種已經拋開殺母之仇,對自己崇拜非常。
這樣的北條少壯派,很可能轉變為北條氏政的幫手,成為北條家臣團內部的親斯波勢力。
義銀不但希望她們儲存實力,更希望她們能夠再立新功,洗刷恥辱,與北條高層分庭抗衡。
所以,義銀才會拼命為她們開脫,把這次還未結束的突襲,提前定性為勝利。
如果這次衝不破裡見義弘的本陣,義銀就會帶著北條少壯派撤退,等大道寺盛昌到來再戰。
當然,再戰的先鋒主力依然是北條少壯派。
只要義銀還在北條軍中,就會不斷給北條少壯派新的機會,就算大道寺盛昌看穿了義銀的用心又如何,她一樣得低頭配合。
北條家既然已準備融入斯波體系,成為神裔家族的一份子,就必須容忍義銀對北條家的指手畫腳。
這就是陽謀。
義銀眺望北方,目光越過裡見義弘的本陣。
雖然已經心中已有兩手準備,但他還是希望能夠一舉攻破裡見義弘,無可爭議得為北條少壯派洗脫恥辱。
他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更不知道北邊的土岐為賴會不會配合。
———
就在國府臺一帶鏖戰不斷之時,早在黎明時分就回營動員的土岐為賴,此刻卻在國府臺東北的下總國分尼寺,按兵不動。
公元七世紀,聖武天皇為鎮守天下,下令各領國建造國分寺,國分尼寺。
國分尼寺又名法華滅罪之寺,其中下總國的國分尼寺,就在國府臺東北之處。
八百年的歲月洗禮,期間天皇失權,關白攝政,之後又是兩代武家幕府崛起,天皇朝廷從大權旁落到被足利義滿屠戮殆盡。
人間的權力遊戲變幻莫測,而塵外的下總國分尼寺,也成了一處少人問津的古蹟,是天皇朝廷曾經輝煌過的證明。
此刻的土岐為賴,她帶兵南下到下總國分尼寺不前,還在猶豫。
大道寺盛昌在信中明言聖人親至,要她必須配合,事後北條家必有豐厚的回報。
但矢切一戰北條軍的潰敗,讓土岐為賴不禁有些遲疑,自己在這時候跳反,是否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