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賊子敢於囂張,確實有些底氣。”
淺井家的北近江貼著織田領地,其訊息比起越前朝倉家,靈通不少。
朝倉家是越前強藩,淺井長政有近江之鷹的美譽,兩人加起來的動員力也有百萬石。
照著一萬石動員二百五十人的標準,應該可以拉出二萬五千人。再加上本土作戰,真逼急了她們,把軍勢再擴大一倍,也承受的住。
可真要動員出四五萬人馬,一方面兵源素質下降,另一方面傳統武家自私自利的傳統又要作祟。
看似人多勢眾,搖旗吶喊可以,衝鋒陷陣未必管用。人吃馬嚼那麼多錢糧,最後又是元氣大傷,並不值得。
淺井長政看了眼朝倉義景,毅然道。
“與其等到織田殿下準備妥當,不如由我們主動出擊,攻入織田領地,打亂她的計劃。
夏收已經結束,在秋收之前的這段農閒期,是我們最好的機會。如果我們打亂織田家的部署,就可以保證自己領地的秋收不亂。
否則,織田殿下又要用反季作戰的方式,反覆在農忙季節襲擾我們的領地,那就真麻煩了。”
朝倉義景點點頭,覺得淺井長政說的很有道理。
織田家擁有濃尾平原這個大糧倉,征服的伊勢和南近江也是富庶之地。織田信長藉此搞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農兵分離政策。
她可以在農忙時節,調集大量軍勢,反覆折騰敵對方的領地。這種打法太過無賴,即便敵對大名受得了,麾下的家臣團也容易動搖。
農兵分離的政策有悖於傳統武家的動員傳統,需要大名大規模檢地控制基層,一般的家臣團根本不可能同意。
即便同意,誰家裡也沒有一個堪比濃尾平原的大糧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是玩不起這套政策。
所以,與織田家交惡的大名,最頭疼的就是遇到織田信長玩這套反季作戰。
織田家也不需要打贏你,幾次打亂農忙,糧食歉收,人心動搖,就能引發領地領民自己騷動。村落一揆,家臣降伏,轉眼間就亂了。
從伊勢國到南近江,多少武家被這套簡單有效的辦法揍得滿地找牙,連六角家這樣的超級名門都無法倖免。
朝倉義景很贊同淺井長政的建議,不能讓織田信長氣定神閒得一圈一A,朝倉淺井兩家會在疲於奔命中被慢慢耗死的。
她點頭道。
“淺井殿下言之有理。
如今你我大軍皆在,依你所見,我們的兵鋒該指向何處,打織田賊子一個措手不及。”
淺井長政說道。
“雖然這次讓織田殿下僥倖逃脫了,但金崎之戰到底是我們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