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坐在佛堂之中閉目撥動念珠的本能寺日玄,她忽然停下了手中動作,睜開眼看著眼前兩人。
“織田殿下又要上洛了?她不是準備開春就對長島一向一揆動手嗎?怎麼會改了主意到京都來?”
一人鞠躬說道。
“不是來京都,是動員在南近江作惡的織田軍,走三井寺坂本城一線,要再度圍困比叡山。”
本能寺日玄的面色漸漸凝重。
“她又想做什麼?”
另一人鞠躬說道。
“聽說織田家的財政很糟糕,畢竟織田軍是與整個近幾的大名們為敵,四處用兵,消耗非常大。”
本能寺日玄點點頭。
“原來如此。”
南近江的織田軍是從尾張來的外來戶,她們可不在乎近幾武家怎麼看待自己,只想著在南近江之地多撈點實惠。
古人鄉土情深,織田軍在南近江屠人奪地的行徑,讓近江乃至近幾本地人非常反感,但織田家勢力強盛,大家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這次,織田信長要調動那些名聲狼藉的尾張織田軍,前往坂本一帶,就是要威逼天台宗,討要更多的軍費。
三井寺坂本町一線,不單單是近江寺院的商貿中心,也有不少比叡山的尼舍住宅建立在這裡。
驅趕當地尼眾,圍困比叡山,最大限度威嚇覺恕上人,搜刮比叡山的財富,織田信長是很會玩呀。
看到天台宗倒黴,日蓮宗的本能寺日玄自然開懷樂見。但如果只有這點,那還是遠遠不夠的。
日蓮宗枉死在延歷寺山法師刀下尼官信眾的性命,日蓮宗被搗滅的山門寺院,必須要用鮮血與焚燬討還!
本能寺日玄看了眼恭恭敬敬等候吩咐的兩人,微微一笑。
織田信長雖然是藉助日蓮宗信徒的力量,建立了鐵炮工坊,打造出樂市樂座的新政,但她始終很警惕日蓮宗,謹慎不被日蓮宗利用。
本能寺日玄心中難免怨恨。
當年是織田信長蠱惑前去求助的她,煽動她應該對一向宗與天台宗報復,討還血債。
但得到日蓮宗的幫助之後,織田信長卻是吃幹抹淨不認賬,不願意替日蓮宗做主,完全把本能寺日玄當成了冤大頭。
作為一位武家大名,織田信長的做法無可厚非。但對於本能寺日玄來說,這是言而無信的背叛。
從織田家第一次上洛,本能寺日玄令人舉起佛旗,就試探出織田信長過河拆橋的小心思,但織田家還真是缺不得日蓮宗的協助。
因為鐵炮需要維護保養,織田軍中有大量的日蓮宗信徒在為軍隊服務。
因為樂市樂座需要町民支援,織田城下町有大量的日蓮宗信徒在為織田家的政策服務。
織田信長既要日蓮宗的支援,又要防範日蓮宗的渴求,還要日蓮宗繼續為她付出,為她所用。
這世界上的便宜,真是讓織田信長佔光了!但這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嗎?
本能寺日玄眼前的兩人就來自織田家的軍隊與城下町,她一直在基層角度,關注著織田信長的一舉一動,等待動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