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被義銀的親信重臣防範排斥,趕到關東開拓新領的舊伊賀眾與舊北大和眾。
第二批同心眾,是在山中幸盛離任之後,由蒲生氏鄉組建。
蒲生氏鄉因為年輕太小,擔心自己壓不住同心眾,所以挑選的大多數是年紀與自己相仿的小蘿莉。
兩三年功夫,這批同心眾跟隨義銀南征北戰,年紀日長,更因為從小在義銀身邊長大,深受信任。
義銀這次就是提拔這批人上位,組建了同心秘書處,事實上是從他的側進護衛,變成了他掌控整個斯波家的中樞管理機構。
這批人是義銀最相信的部眾,都是他看著長大的小女孩,除了那個上泉信綱用生命請託,被島勝猛推薦趕上末班車的長野業盛。
現在,蒲生氏鄉負責斯波遴選,主張所有進入斯波編制的人,都必須先進入同心眾,經過愛斯波主義教育之後,再獲取編制任用。
對於蒲生氏鄉的這個方案,義銀是贊同的。但武家可沒有養閒人的習慣,一邊教育,並不妨礙一邊用她們去做事。
正如之前所說,同心眾的性質變了。從最開始山中幸盛時代的上陣精銳,變成蒲生氏鄉時代的斯波近衛,到這次的斯波中樞機構。
同心眾現在負擔著遴選,教育,監督,人事等各方面的任務,進出的人員太多太複雜,必須有一個親疏有別的層架結構。
最核心的部分,當然是同心秘書處,她們是義銀的貼身秘書群,幫他處理整個斯波家的軍國大事。
而這些新晉的同心眾,蒲生氏鄉準備怎麼教育*腦,怎麼任命使用,怎麼派遣地方,要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
給每個人看得見的光明前途,讓每個人知道自己該往那個方向進步,才能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
給予後來者希望,吸取外界精英加入自己,才是讓統治集團蒸蒸向上的好制度。
蒲生氏鄉顯然是有所準備,她胸有成竹道。
“所有新晉同心眾,都會歸屬於義衛軍。取守護義理之意,此乃君上仁德之根本要義。
義衛軍的新人備隊將會給予她們三到六個月的新人教育,隨後她們將會擔當君上的護衛,使番,使節等具體職責。
然後根據她們的思想覺悟,工作成績,個人能力,予以升遷。方向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加入同心秘書處,一個是向地方編制派遣。
對於平庸的同心眾,一般會返回原籍,擔當地方基層職務。
她們獲取了自己希望得到的斯波編制,又經過了同心眾的洗禮,一定會比普通地方武家更加懂事,更明白忠君守義的道理。
對於優秀的同心眾,先要考察忠誠。如果忠誠過關,再考察個人意願。
如果個人有意願進入同心秘書處奉公,我將向君上獻上她的履歷,請君上親自面試甄選。”
義銀點點頭,只是初版斯波遴選,蒲生氏鄉能把未來想到這個地步,已經是很全面了。
接下來就要根據具體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再一點點填補缺陷漏洞,慢慢完善斯波遴選制度。
總體來看,義銀是滿意的。
加入同心眾的姬武士,最差的結果也是能力不足,去地方當個中央派遣編制的事務官,不管是背景和忠誠,都比地方私用的人靠譜。
而優秀的人才,只要透過層層考驗,必然有機會成為斯波家最核心的同心秘書處一員,前途無量。
這個方案不管是義銀,還是那些來遴選的武家,都會感到滿意。大家各取所需,保下限,有上限,誰都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