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利義昭對這位囂張的尾張大名亦是有些不滿,只是她的當務之急是繼位足利將軍,許多事只能先放一放。
斯波義銀要忍,織田信長要忍,那些明顯不忠的幕府武家也要忍,百忍成金才能當上天下人。
等自己坐穩將軍之位,再從威脅最大的斯波義銀開始,一個個收拾。
織田信長不知道足利義昭心中所想,即便知道了也不在乎。
這個沒有接受過武家教育的前尼姑,從來都不在織田信長眼中,她能掀起多大的浪頭?
雖然織田信長一時忍耐裝恭謹,但她的性子一向藏不住,總會在不自覺中露出跋扈恣睢。
遠方使番跑近,看見有姬武士阻攔,便勒馬步行,上前鞠躬。
“大殿,前面迎接的佇列出了點麻煩。”
織田信長不悅問道。
“怎麼了?是幕臣們不老實?”
足利義昭側目看了眼織田信長,也問道。
“出了什麼事,你說清楚點。”
織田信長見足利義昭插嘴,下意識想笑,又想想馬上就要來京的斯波義銀,於是選擇低頭,給了足利義昭面子。
足利義昭見她恍然退後,心中滿意,還算懂得規矩。
使番不知道兩位殿下的暗鬥,她就是一個傳訊的,直白說道。
“稟告足利殿下,與幕臣無關。是天台宗,她們來迎接的法師們走了,回比叡山去了。”
足利義昭愕然看著使番,不明所以。
天台宗與幕府的關係一直不錯,特別是大御臺所潛心禮佛,足利將軍家與比叡山這些年是親密無間。
因為三好三人眾不懂京都宗派之爭,錯誤得把足利義輝遺體送入相國寺,導致臨濟宗拿到了一張王牌。
這件事惹惱了比叡山,天台宗甚至主動聯絡上洛大軍,有意讓尼兵團下山相助。
京都盆地北部,以西北的丹波高地,東北的比良山地為屏障。
從南近江進入京都,一條陸路是從大津地區穿過山縫的大谷,一條水路是瀨田川坐船漂過東南部丘陵。
坂本城在大谷和瀨田以北,出兵即可切斷南近江進入山城國的主要通道。
比叡山就在坂本城背後,向西俯視京都,向東眺望琵琶湖西岸。
山上的尼兵團被稱為山法師,從古至今,多次介入京都政局,為宗派爭取好處。
這次天台宗的主動示好,也是因為三好家不懂事,得罪了山上的佛奶們。
臨濟宗是足利幕府建立之時的宗派主流,這些年雖然衰敗,但底蘊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