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擔心初次交易出現問題,派人先少量運貨,打探熟悉沿途道路,勢力,探查清楚後第二批貨再增加數量。
爭取到年底,能跟著洋流走三船次商路。堺港往關東的貨物,其中三成從北陸道我們的渠道走。”
義銀放下心來,陽乃還是靠譜的,他轉而問起近江來。
“近江戰事如何?”
百地三太夫鞠躬道。
“北近江淺井家大勝,我家前田利益大人斬獲甚多,具體情報已經整理完畢,稍後為殿下呈上。”
義銀點點頭。
山中幸盛不自覺看向島勝猛,只見她亦是回眸。兩人目光一觸就走,面色都不自然。
前田利益好本事。
既然近幾斯波家無事,義銀也就放下心來,問起大熊朝秀。
“堺港三成貨價值多少?”
大熊朝秀沉思半晌,先不提堺港貨,緩緩說道。
“這些年,天朝,朝鮮,南蠻貿易與日俱增,據說博多港入關的關稅每日劇增。
算上走私貨,每年進入國內的貨物,價值不會低於一百五十萬貫。”
義銀愣了一下。
“這麼厲害?”
日本六十六國,人口一千萬,石高二千萬石。
關西稅負基本四公六民,關東大多六公四民。武家能從土地裡刨出的收益,約等於半數。
那就是一千萬石,換算成銅錢大概是五百萬貫。
如果每年進入國內的商貨價值在一百五十萬貫以上,那就是佔據了武家收入的近三分之一。
要知道,武家除了土地收入,其他收入並不多。六十六國貧瘠,礦產,特產的收益並不高。
而貨物的流通不一樣,會拉起港口,物流,關稅等收益。
不單單在物流中增值,也會帶動民生,最後的價值絕對會遠高於一百五十萬貫。
義銀充滿期待問道。
“那堺港的三成貨,該有多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