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中,島勝猛與山中幸盛是義銀帶來關東的親信,大熊朝秀與本莊繁長投入關東侍所做事。
蒲生氏鄉在這次下關東的沿途戰事中,被評為大功。
不論山中幸盛還是島勝猛,都向主君舉薦她,讓她一步登天成為同心眾中僅次於兩人的第三席,參與大事。
而石田三成雖然身份低微,卻是義銀指派給大熊朝秀的助手,有權參與評議。
百地三太夫默默坐在最後,忍者眾在武家中算低賤。她雖然是有知行的高階武家,但前幾天才冒犯過主君,此刻當謹言慎行。
七人行禮分坐,義銀首先開口問大熊朝秀。
“大熊大人,堺港第一批貨物什麼時候能到?”
不怪義銀急切,他的所有謀劃都是建立在收買之上,而利益從何而來?不就是北陸道海商路嗎?
錢不到位,說什麼都是白費。
大熊朝秀鞠躬道。
“堺港高田大人好本事。
這些天與各家商奉行談妥了開港事宜,我加入時已經有了通關清單傳來。
第一批貨物不多,各家港口不論種類,皆是抽十五稅一,給足了面子。
我接手之後,與直江景綱大人商議過,會派遣奉行前往上越直江津,監督通關。”
十五稅一已經是低到極點的稅率,而且還不分品種,和不要錢一樣。
一方面是各方都想開通商港,做成此事,才樂於讓步。
另一方面,通商各家都有入股分享商利,或拿貨物,或得利潤。
既然是自己的買賣,那麼商稅可以低一點,不缺那點好處,也免了殺雞取卵之嫌。
義銀點點頭,問道。
“第一批貨幾時抵達?價值多少?”
“夏收時節,一萬貫左右。”
“這麼少?”
義銀皺著眉頭,這點貨物夠幹啥?陽乃怎麼回事?
大熊朝秀倒是體諒堺港方面,解釋道。
“高田大人有訊說明,北近江大戰影響了琵琶湖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