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眾不在守護體系內,沒有譜代家臣,直臣,層層疊疊的上下結構。
雖然斯波家對這些國人進行了領國化,把她們納入守護體系,但改變需要時間。
這些國人開拓村落,以家族為單位,人口大多隻有二三十。除去男人和孩子,姬武士不過十餘人。
包括年老的姬武士,不死不殘就得上陣揮刀,底層窮苦不養閒人。
同心眾二百人如果全在北大和眾與伊賀眾中選取,會抽空她們所有的青壯。
除去近幾之戰傷殘戰死的七十名伊賀精銳,一百三四十家國人,再抽走了二百青壯。
二百七十名精銳姬武士,相當於每家兩三人,都是最勇猛好鬥的青壯年,領地內還能起什麼亂子。
如果關東攻略順利,這些人在關東得到知行,又會遷走部分族人,開拓新領。
如此,北大和眾與伊賀眾在近幾斯波領的人數會大量下降。
這些當地土著的離去,又會增強斯波家對領地的掌控力,徹底穩固領國化,一舉多得。
當然,前提是關東攻略順利。
義銀為自己離開後的近幾斯波領,設計了三權分立的準則。
尼子勝久負責內政庶務,有權鎮壓內部,剷除家中不安定因素。
明智光秀協調對外關係,交涉各方壓制六角家和伊勢家,保證領地周邊和幕府內部的穩定。
三好家保持關注即可,不再是主要威脅。
前田利益出任總大將,兵權在手,這是最後的安全閥,任何陰謀詭計在軍隊面前都是無力的。
只要前田利益還忠於斯波義銀,近幾斯波領就還在他手中。
內政,外交,軍隊權利分離,能辦事的沒有決定權,有決定權的沒有軍權,有軍權的沒有後勤和參戰權。
長期來看,這個分權結構太過簡陋,遲早要出問題。
可義銀並不是一去不返,能維持幾年不亂,就是最合適的方案。
山中幸盛和島勝猛將作為同心眾首領,隨義銀前往越後,進行關東攻略。
至於商奉行高田陽乃,義銀希望她能給自己一個驚喜。
完成北陸道商路的拓展,方便運輸物資,聯絡近幾斯波領。
為了支援高田陽乃的堺港商務,他甚至給了今井宗久武家身份,受到斯波家臣團的質疑。
高田家想在斯波家內部站穩腳跟,必須有所貢獻。
陽乃雪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姬武士,上陣奉公求恩賞是不可能了。
如果只是藉著斯波家唯一譜代家臣的名頭混飯吃,遲早會被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