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還得從鎌倉幕府說起。
當年武家是從莊園寄進一步步走了過來,形成了莊園經濟為基礎的早期武家。
後來源賴朝成了幕府將軍,麾下武家奉公恩賞,賜予身份與土地,認這些武家為御家人。
這名字本身的意思是源氏的自家人,這就是御家人制度的來源。
鎌倉幕府是初代將軍,草創之下制度簡單,幕府之下就是御家人。
只要武家努力奉公,就能成為御家人,打通了地位上升的渠道,所以深受武家愛戴。
可土地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賜予下去。即便源氏二代被篡,北條家執政後,對於賜予御家人身份依然剋制。
可是元蒙來襲打破了一切,為了守住被襲擊的九州,鎌倉幕府大量徵集武家奮戰,最終擊退了元蒙的侵略。
武家們奉公了,自然要求恩賞,可鎌倉幕府哪有這麼多土地錢糧來恩賞。
前世的什麼工討薪,還需要求爺爺告奶奶。武家哪有這麼麻煩,拿起刀子就造反了。所以,鎌倉幕府其實是窮死的。
但御家人們還是緬懷鎌倉幕府的恩德。藉著這股好感,足利尊氏才能在九州聚集八萬御家人,殺回京都建立室町幕府。可她也面臨一樣的問題,窮啊。
於是,她改變了做法。將幕府與御家人兩級關係,變成了幕府,守護大名,武家三級關係。
幕府直接管轄著各地的守護,而守護負責自己國內的事務。
拋棄了御家人制度後,幕府雖然失去了對各地的直接管轄。但反過來,也鬆開了身上的財政負擔。
在安排親族分家與親近的武家擔任各地守護後,各國內武家由守護負責管理。
各國還需要負擔幕府的御料所。足利家的御料所供給幕府花銷,卻不用負擔各地的武家恩賞,如此才有了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天下無敵的三千足利馬迴眾。
可這種制度卻是背棄了底層武家,將她們完全丟給了高階武家壓榨。
御家人頭銜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徵,御家人的後代依然是御家人,國人地侍的後代依舊是國人地侍。
在守護制度下,武家的上升通道被高階武家壟斷,各地國人再無出頭之日。
現在,御料所已經被各地下克上的武家吞沒,室町幕府依靠著各地武家的供金度日。
斯波義銀再次啟用御家人制度,將地方國人的力量釋放出來,足利將軍當然對此舉充滿興趣。
可是,幕府的幕臣,各地的守護,守護代,各家的高階姬武士。
誰希望看到那些國人地侍爬起來,誰希望和這些泥腿子同殿為臣,誰希望自己平庸的後代與這些優秀的鄉間姬武士同堂競技被取代。
所以,斯波義銀必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