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鵬靜靜在御書房前等候李隆基的召見。
本想寫一封奏摺請李隆基前往蒲州觀看,魯平一句“少爺親自去請更有誠意”的話,讓鄭鵬回到長安請李隆基。
“飛騰,先坐一會,皇上睡著了。”高力士從裡面走出來,小聲地對鄭鵬說。
一聲飛騰,這是高力士把鄭鵬當成晚輩來看,被一個太監叫自己的“字”,鄭鵬並沒有感到有什麼不妥,高力士也算太監中的正面人物,就是皇子、公主看到他,都尊稱他一聲阿翁,他把自己當成是後輩,也算是一種信任和看重。
不知多少人想投靠高力士還投石無門呢。
鄭鵬小聲地說:“最近發生這麼多事,皇上也累了。”
“可不是嗎”高力士嘆息地說:“俗話說虎毒不食兒,陛下親自下令處決三位皇子,內心一直不好受,前太子一倒下,牽涉不少人,這樣一來,不僅太子府沒了主人,也有不少官位空置出來,站隊的,跑官的,一個個不亦樂乎,為了爭權奪名,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能不心累嗎?”
說到這裡,高力士拍拍鄭鵬的肩膀說:“陛下說了,要是臣子都像飛騰這般不計較地付出,那就不用如此憂心。”
鄭鵬笑了笑,謙虛地說:“皇上謬讚了,主要是我這個人懶,要求不高,也容易滿足,要是臣子都像我這般沒有進取心,對皇上和大唐都不是一件好事。”
雖說高力士把自己當成晚輩看待,但該謙虛的時候還得謙虛。
高力士搖搖頭說:“知足常樂好啊,放眼朝野,有幾個能體會這四字真義,一個人行還是不行,不是看表面功夫,得看他取得多在的功績,要是朝中大臣個個都有飛騰一成的功勳,那大唐不知繁華昌盛到不敢想像了。”
論軍功,別的不說,光是打下一個吐蕃,就足以立於大唐將領的前列,此外還搗弄出那麼多利國利民的東西,絕對值得讚頌。
“公公過獎了,這些都是做臣子的本份。”
“對了,你不是去蒲州的工地了嗎,怎麼突然跑回來了,是不是出了什麼事?要是事情不大,不用驚動陛上,咱家或許可以協調一二。”高力士主動開口。
最近事太多,李隆基心情很差,有好幾個宮女侍衛因為犯小錯,都讓李隆基下令進行了杖罰,高力士有點擔心鄭鵬惹李隆基不高興。
“也沒什麼大事,就是上次提的那個火車,組裝完成了,隨時可以測試,想邀請皇上去點評一下。”
高力士點點頭:“陛下最近心煩,出去走走,散散心也不錯,前二日陛下還提到長洛路,說不知修成什麼樣子,倒是巧了。”
“那太好了,要是在皇上和高公公在,??我這把握又大了二分。”
高力士笑了笑,突然開口問道:“李哥奴的事聽說了吧?”
“聽說了。”
“飛騰,你跟李哥奴不對眼,甚至可以說沒少相互添堵,這裡也沒外人,開門見山吧,李家沒少託人找咱家,希望拉他一把,李哥奴更是多次向咱家表忠心,咱家想聽聽你的意見。”
李林甫會說話,也會做人,對位高權重的高力士,一向恭敬有加,因為裴武氏的關係,一來二去也算有點交情,看到李林甫有前途無限的吏部侍郎發配到宗正寺做少卿,還是負責看守皇陵,高力士偶爾也有些心軟,現在看到鄭鵬,正好聽聽鄭鵬的意見。
對高力士來說,李林甫和鄭鵬都認識,但是論心中的是地位,肯定是鄭鵬高。
有能力,會辦事,得到皇上的青睞,還替大唐立下汗馬功勞,有賺錢的事沒忘拉上高力士,這不,修長洛路,主動把很多木材的訂單交給高力士的族親,這事鄭鵬沒有說,但高力士都看在眼裡。
鄭鵬沉吟一下,很快說道:“公公剛才說了不是外人,那我就直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