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盛唐高歌> 892 張九齡的際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892 張九齡的際遇 (1 / 2)

“劉鐵頭,你做得很好”鄭鵬點點頭說:“無論是進度還是成果,都超出我的預料,現在我給留四個字,寧缺勿濫,明白嗎?”

現在資金不是很到位,路是自己修的,沒有期限,鄭鵬的個性是要麼不做,一做就做最好的,起碼是唐朝時最好的,再說蒸汔驅動還在緊張研究中,從長安到洛陽,路程有好幾百裡,就是順順利利也要修幾年,鋪上鐵軌是比較後的環節,還真不急。

要是做得不好,三天二頭出問題,做出來也惹人笑話。

劉鐵頭一臉嚴肅地說:“少爺放心,小的一定竭盡全力,要是做不好,這望牛墩就是老奴的埋骨之所。”

對一個執著工藝、一心鑽研鍊鐵的人來說,能肆無忌憚、不計成本地做自己喜歡的事,簡直就像生活在夢境中。

看到採礦和鍊鐵的進展順利,鄭鵬暗暗鬆了一口氣,只是稍作停留,很快就打道回府。

前面辛苦一些,只要各項工作都上了軌道,以後只要盯著長洛指揮部就行,不用親自跑來跑去那麼辛苦。

長安城這幾天一直瀰漫著一股淡淡的哀傷,侍中裴光庭病逝,是年五十八歲,李隆基對裴光庭的去世深感悲傷,不僅下旨廢朝三天,還下令三天內長安不得吹彈鼓唱和辦喜事,對病逝的裴光庭追贈太師,諡號忠獻,極盡哀榮。

回城時,鄭鵬開始見識“天下無二裴”這句話的份量,一路有很多纏著白花奔喪的人,都是奔向裴府,給裴光庭弔唁,裴府的人甚至在城門處設立接待處,專門接待從四面八方趕到的親朋戚友、門生故吏。

鄭鵬感嘆地說:“這排場,當年姚崇死的時候也沒這麼大。”

“那當然”現在只有二個人,紅雀很自然接過話頭:“論背景,姚氏一族跟河東裴氏根本沒得比,再說姚崇在開元初期立下大功,後來剛愎自用,得罪不少人,也犯了不少錯失,樹敵甚多,也就是皇上對他一直不離不棄,要不然早離開長安了,裴光庭可是出自河東裴氏,傳承千年的名望大族,一個循資論不知讓多少官員受益,奉為聖書,人緣好,聲望也高,再說裴武氏跟武惠妃和高力士關係甚好,就是裴光庭死了,裴府還倒不了,不熱鬧才怪。”

鄭鵬點點頭,無意中看到一間叫醉八仙的酒樓門前掛著一幅酒幌,心裡一個激靈:這是黃三跟自己約好的暗號,只要看到這個暗號,就是黃三有事要找自己。

剛想走進酒樓,突然聽到旁邊有人大叫一聲“停馬”,然後一個人從馬車的車窗裡探出,有些激動地對鄭鵬揮手喊道:“咦,飛騰,終於看到你了。”

這個聲音有點熟悉,鄭鵬抬頭一看,不由眼前一亮,連忙說:“原來是張學士,是有些日子不見你了,別來無恙吧。”

喝停馬跟鄭鵬打招呼的人是張九齡,鄭鵬沒想到在這裡看到他。

張說在病逝前,多次推薦張九齡為繼任他的集賢院學士,一直沒成功,張九齡反而被調外職,張九齡轉任桂州(治所今廣西桂林)刺史兼嶺南道按察使攝御史中丞,後來李隆基又想起張說的推薦,而張九齡又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去年重新調回長安,擢秘書少監,兼集賢院學士副知院事,任職其間,奉旨代撰敕文,對御而作,不須草稿,援筆立成,深為玄宗倚重,次年轉為工部侍郎,兼集賢院學士。八月,兼知制誥。

張九齡算是大器晚成,可惜他得到重用時,已經五十五歲了,有心致仕回鄉養老,上了幾次奏摺,李隆基都不答應,反而把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張九章就近家鄉封官,以便照顧老母,知道李隆基的心意後,有心辭官的張九齡為了家族,只好打消辭官的念頭。

因為祖祠的一點事,張九齡回老家處理,再加上身子骨不太好,也想在老家休養一段時間,這也是鄭鵬回長安沒看到他的原因,歸期還沒到,李隆基派人急召他回京,理由是裴光庭生前提過希望張九齡為他的墓碑提字,這樣一來,張九齡只好急匆匆往長安趕,沒想到路上遇到鄭鵬。

古人很重視自己的身後事,找一個有名望的人題寫碑文,這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張九齡官聲好,又是有名的大文豪,裴光庭對他也格外欣賞,死前提出自己的想法。

“還好,這把老骨頭還死不了,倒是飛騰,已貴為冠軍候,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張九齡感嘆地說。

誰料想,昔日一個默默無聞、甚至聲名有些瑕疵的小商販,竟然會成為大唐最炙手可熱的風雲人物,為了獎勱他,連富有傳奇色彩的冠軍候,也賜給了鄭鵬。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