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離開太子府時,面色有點陰沉。
等了一個時辰才等到李瑛的接見,沒聊夠一刻鐘談話就草草結束,要是鄭鵬知道這件事,肯定笑他是“充電二小時,通話五分鐘”。
會面的時候,李林甫隱晦提出想更進一步的意思,太子對這個提議不是很感興趣,安撫了李林甫幾句,大致意思現在有點困難,阻力有點多,讓李林甫耐心等候,他日登上皇位定會重用李林甫。
李林甫內心有些鬱悶,要是皇上李隆基是垂暮之年還好說,問題是李隆基正值壯年,不僅龍體康健,生活還挺自律,看不出有一絲老態,而自己是真的老了,說不定等不到皇上駕崩,自己先走也不定。
什麼阻力,也就是蕭嵩和鄭鵬跟自己有矛盾,可這些矛盾都是李林甫替太子打頭陣惹下的,磨還沒卸呢,這麼快就要殺驢了?
不知不覺走到街口,忽然聞到一股香味,抬頭一看,只見是一間賣肉鋪,上面寫著“十八味香滷肉”的招牌,楞了一下,突然想起,這是貴鄉那個郭通雄名下的產業。
厲害啊,都擴散到京城了,難怪能人模狗樣的進出太子府,不用說,那份見面禮肯定很豐厚,要不然太子也不會見他這種人。
又是錢。
“公子,買不買不要緊,先嚐一下我們千味齋推出的十八味香滷肉,那是採用十八種上好的藥材熬製成,鮮味可口,保證公子吃了一碗又想一碗。”門口拉客的夥計看到李林甫,馬上熱情地招呼客人。
“譁眾取寵。”李林甫一甩衣袖,頭也不回地走了。
自己寧願不吃,也不光顧。
.......
鄭鵬辦事雷厲風行,開完動員全,很快就組建了一個名為長洛指揮部的部門,專門負責修築長安到洛陽的鐵路事宜,自己親自擔任負責人,崔二是後勤兼帳房,方彬是第一組組長,負責丈量、繪圖和督導;老齊是第二組組長,負責具體施工、排程。
長洛指揮部成立的第二天,方彬已經率人去勘測地形,老齊也沒有閒著,一邊協助方彬測量,一邊聯絡各種材料供應商,開始有計劃地建立修路的臨時營地,遠在元城的匠人、三寶號眷養的工匠,也紛紛被抽調到長洛指揮部,搭棚建窯修煉鐵爐等,在鄭鵬雄厚財力的支援下,一切開始有條不素的進行著。
鄭鵬忙的同時,郭可棠也沒閒著,一邊籌備新式滷肉的售賣,一邊跟遠在吐蕃的崔希逸聯絡,在長洛指揮部開始執行的第三天,終於給鄭鵬帶來了一個好訊息,蒲州那個價值不菲的鐵礦,崔希逸一文錢也不要,贈送給鄭鵬,用他的話來說,二人本是兄弟,理應互相幫忙,二來崔希逸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鄭鵬提攜,早就想表示一下,只是鄭鵬什麼也不缺,難得鄭鵬主動開口,還賣什麼賣,直接送了。
古代沒有大型機械,生產效率很低,再加上礦山大多在荒山野嶺,運輸成本很高,就算運出來還要從礦石中提煉,提煉的效率也很低,此外,探測技術落後,也弄不清有多少儲存量,所以礦山的價值遠遠沒有後世高,算起來也就一萬幾千貫,對崔希逸來說,這點根本不是錢。
徵西軍在吐蕃所向披靡,從將領到普通士兵,一個個拿戰利品等到手軟,哪裡在乎這點東西。
崔希逸、郭可棠這麼會做人,鄭鵬也投桃報李,把一部分物料的採購任務交給她,反正這些錢都是給別人賺的,還不如給自己人賺,這一份好意郭可棠想都沒想就接受了。
主持貴鄉郭氏的產業時,郭可棠也有不少心腹,在郭可棠嫁入崔家時,也跟著過去,那批人大多是大材小用狀態,讓他們投身鄭鵬的修路事業,最合適不過。
郭可棠勸過鄭鵬,不要輕易修路,那是一個無底洞,可鄭鵬不聽,也就不再出聲了。
鄭鵬花自己的錢,喜歡怎麼花是自己的事,這件事綠姝的大父崔源聞訊,跟鄭鵬在書房裡商量了半天,最後還是敗給鄭鵬,揚言不管,任由鄭鵬折騰,郭可棠盡到做朋友的職責,也就不再討鄭鵬嫌。
別人敗了家,敗了也就敗了,但鄭鵬不同,他就是敗了,也有辦法再興家。
長安至洛陽長達七百餘里,鄭鵬財力和人手有限,不可能一下子修這麼長,只有分成若干段,一段一段來,第一段計劃先修三十里。
路軌和火車還在研究中,不過路軌是鋪在地上,鄭鵬決定先修好路,鋪軌放在後面。
要修路,就要先收地,至於人選,鄭鵬早有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