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必不可少的君臣禮儀後,朝會開始正式開始。
大唐分為十道三百六十州,幅員遼闊,每天都發生很多事,隨著高力士一聲“諸位臣工可以啟奏了”後,大臣們紛紛出列上奏,現在是歲末,事情很多,三省六部都要做總結,還要討論祭祀、赦免等事情,也有提議某些官員的任免,一件接著一件,鄭鵬聽得都快要打瞌睡。
“王尚書”鄭鵬突然壓低聲對前面的兵部尚書王晙說:“朝會要持繼多久?”
不知不覺大半時辰過去,可那些大臣好像沒完沒了,剛才為了戶部一個侍郎的空缺,戶部尚書裴耀卿和太府卿楊崇禮爭得面紅耳赤,袖子挽起,連“田舍奴”這種罵人的話也在朝堂上飈了出來,最後還是李隆基一句“押後再議”壓了下去。
朝會的長短沒有規定,早散的話官員還可以回家補個回籠覺,要是開得久,御膳房會給文武百官准備“廊下食”,鄭鵬可不想在這麼冷的天在廊下進食。
鄭鵬打算中午去看望一下鄭萬和鄭裡二個堂弟,聽綠姝說小白同志混得一般般,鄭鵬那麼久沒看他,想看看這位未來的詩仙過得怎麼樣,王三在信中說,希望儘快跟自己見面,鄭鵬也想看看他有多大長進。
對了,出門時綠姝說天亮了就去找蘭朵,也不知談得怎麼樣,現在鄭鵬有種身在朝堂,心思早飛了出去的感覺。
王晙以為鄭鵬急著要封賞,壓低聲音說:“歲末事情特別多,朝會就是開到響午也不奇怪,不過鄭將軍可以安心,大夥都知這次朝會的主題是對徵西軍論功行賞,他們也會識趣地把不重要的事押後,剛才陛下阻止戶部尚書裴耀卿和太府卿楊崇禮爭辯,也透著這個意思,等著升官晉爵吧,擺慶功宴不要忘了給老夫送張請帖就行。”
克服吐蕃詛咒,搗弄出火器這種逆天武器,以區區一萬人滅了跟大唐糾纏一百多年的吐蕃,這份功勞太大了,就是皇上把兵部尚書這個職位賜給鄭鵬,王睃也不會感到意外。
誤會了自己的意思,鄭鵬也不好解釋,只能對王睃表示不會。
王睃說得沒錯,朝會又進行了二刻鐘,終於,沒有大臣再次站出,他們識趣地等著李隆基提出今天的主題。
高力士看到沒有大臣再出列啟奏,在李隆基的示意下,再次站出來大聲說:“諸位臣工,還有事要啟奏嗎?”
在場的文武大臣大多笑而不語,等著最後一個議題,也是一個值得大唐朝野興奮的議題。
王睃回過頭,對鄭鵬找了一個眼色,鄭鵬知道該自己上場,微微一點頭,出列行禮後大聲地說:“皇上,微臣有事啟奏。”
“準!鄭愛卿站起來說話。”李隆基簡單直接地說。
鄭鵬謝過後站起來,大聲地說:“吐蕃屢犯大唐邊境,在大唐境內犯罪累累,手段之殘忍,影響之深重,罄竹難書,末將奉旨秘密訓練新軍討伐吐蕃,大佑大唐,也託皇上的福,微臣幸不辱皇上所託、大唐百姓所望,率徵西軍把吐蕃不服大唐的勢力盡數掃除,讓吐蕃這片蠻荒之地再次沐浴皇恩,罪首赤德祖贊畏罪自盡,吐蕃新王拉撥布及其家眷隨微臣入唐請罪,現在就在殿外守候,請皇上明斷。”
大唐是禮儀之邦,有些事就是塵埃落定,也要一個好的結局,這是出自對大唐形象的維護。
臺詞還沒到長安時,禮部和兵部的人就給鄭鵬準備好,鄭鵬只需按部就班就行,至於吐蕃新王,那是為了讓拉撥布的投隆變得更有意義,兵部和禮部合計出來。
撥拉布出自吐蕃皇族,也是王族現在唯一的成年的男人,由他暫代吐蕃新王最合適不過。
沒人有意見,勝王敗寇,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好,很好!”李隆基大聲地說:“宣。”
高力士馬上扯著嗓子大聲喊道:“皇上有旨,宣吐蕃新王拉撥布上朝晉見!”
“皇上有旨,宣吐蕃新王拉撥布上朝晉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