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嵩心裡暗暗想道:不能用普通人的心思猜測眼前這位君王,要知李隆基不僅後宮充盈,為了一已私慾,把教坊的規模一再擴大,還弄了一個宜春院,貴為皇子,竟然不顧非議把一位賣唱為生的倡伎留在身邊,封那位倡伎為三大貴妃之一的麗妃,連倡伎生的兒子也立為太子,像他這種人,哼哼,有什麼幹不出?
事實上蕭嵩還真沒看錯,李隆基為了楊玉環,就是兒媳婦也不放過,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心裡有些不滿,可蕭嵩屁也不敢放一個,裝著沒看見,只顧低頭品嚐著宮中的點心。
武惠妃看到李隆基有些失神,展顏一笑:“親家公,突然把你們召進宮,那是本宮向皇上提儀的,讓親家公勞累了。”
本想叫崔中書,不過李隆基率先叫了“親家母”,武惠妃也只好跟著李隆基的稱呼。
“不累,不累”蕭嵩嚇了一跳,連忙行禮道:“惠妃娘娘請老臣進宮,那是天大的恩賜,哪有什麼勞累。”
就是不樂意,蕭嵩也不敢說出來。
這時李隆基回過神,有些婉惜把目光移開,看著蕭嵩笑呵呵地說:“都叫上親家公、親愛母,也就是一家人,這些俗禮免了。”
“老臣遵旨。”李隆基可以隨意,但蕭嵩可不敢逾越。
李隆基突然開口問道:“親家公,你猜一下,朕宣你與親家母進宮,所為何意?”
“這個....”看到李隆基的心情不錯,蕭嵩猶豫一下,開口說道:“朝野上下都知鄭鵬鄭將軍在吐蕃取得前所未有的勝利,現在吐蕃全境臣服在皇上的龍威之下,要是老臣猜得不錯,皇上是邀老臣來喝酒,喝一杯勝利之酒。”
最近李隆基高興得有點飄,據說有一次喝多了,在宮中還以“大唐第一位皇”自居,說自己的功勳在大唐那麼位皇帝中排行第一,請客吃飯早就開始了,自己算是排在中間的。
還有什麼好猜?不過李隆基是皇帝,他說了算。
“不錯,不錯,親家公真是精明,一猜就中”李隆基高興地說:“親家公,朕敬你一杯。”
“謝皇上”蕭嵩連忙雙手持杯,看到李隆基喝完,自己才一口把杯中的美酒喝了。
武惠妃很擅長製造氣氛,聞言有些撒嬌地說:“皇上,說了是家宴,可不能厚此薄彼,剛剛敬了親家公,可是臣妾和親家母還是滴酒未沾,聞著酒香早就想喝了。”
“哈哈哈”李隆基把宮女剛倒滿的杯子舉起,笑容滿面地說:“朕敬愛妃一杯,也敬親家母一杯。”
“謝皇上。”二女連忙端起酒杯,都很痛快地喝了。
為了照顧女士,李隆基很紳士是改喝葡萄酒,武惠妃和賀睿喝起來沒有壓力。
剛喝完,武惠妃親自給蕭嵩夫婦倒酒:“都說是親家,不過後宮的事太多,一直很忙,少跟二位親家聯絡,今天陛下設宴,本宮就借花敬佛,敬二位一杯。”
李隆基心情好,大宴皇親國戚和重臣不假,邀請蕭嵩時把地點設在蓬萊殿,這是武惠妃向李隆基“吹枕頭風”的結果,隨著麗妃一天天老去,麗妃對李隆基的影響力越來越低,對武惠妃來說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訊息,現在武惠妃想的就是怎麼把麗妃的兒子李瑛從東宮趕出去,這樣自己的兒子才有機會問鼎皇位。
跟麗妃一比,武惠妃不僅更加年輕、美麗,最重要是武惠妃的身世顯赫,完不是麗妃那種倡伎能比較的。
現在朝中很多老臣都暗中支援武惠妃“立正統”,武惠妃這次就是想拉攏蕭嵩。
雖說蕭嵩才華平平,沒什麼建樹,可是他得陸象先和姚嵩的看重,陸象先和姚嵩都曾作為宰相,門生滿天下,拉攏到蕭嵩相當於拉攏兩位前宰相的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