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嵩和賀睿哪敢拒絕,連忙站起來,雙手拿起酒杯一口喝下。
好在,武惠妃只是敬了一杯酒,並沒有提出讓蕭嵩為難的事,喝完杯後又笑著請二人坐下。
有些話不用說得太清楚,把宴設在蓬萊殿,武惠妃相信蕭嵩也能領會當中的含意。
吃著喝著,李隆基和蕭嵩談起吐蕃的戰事,而武惠妃和賀睿聊起家長裡短,賀睿出自名門望族,跟武惠妃有很多共同的話題,;蕭嵩的資質平凡,但有一個優點,就是很會說話,專挑好話來說,很快就讓李隆基笑聲不絕。
一頓午宴吃了足了大半個時辰,快要結束時,李隆基無意中看到惠妃身邊的太復陳明純拿著一個盒子出現在門口,想進又不敢進的樣子,不由笑罵道:“這個老閹奴,在門口磨跳蹭什麼?”
陳公公聞言,連忙小步進來,邊行禮邊說:“回皇上的話,李侍郎聽說惠妃娘娘最近喜歡畫畫,特地送來一幅字畫供娘娘臨摹。”
“李待郎?可是哥奴?”李隆基心中一動,開口問道。
“皇上英明,正是吏部侍郎李林甫。”
武惠妃掩嘴輕笑道:“哥奴真是一個細心之人,有心了。”
李隆基來了興致,招招手說:“拿過來,看看哥奴孝敬愛妃什麼好東西。”
陳公公不敢怠慢,恭恭敬敬把盒子交由一旁的高力士,再由高力士開啟,取出畫卷,讓兩名宮女在李隆基和武惠妃面前展開。
“咦,這可是大李將軍的畫”李隆基一看到署名和印章,馬上來了精神,示意兩名宮女拿近看清一點,看了一會,忍不住讚賞起來:“好一幅江南山水圖,用筆遒勁、風骨峻峭、色澤勻淨而典雅,意境更是雋永奇偉,最難得的還是發揚隋代畫家展子虔的青綠山水畫風,愛妃,哥奴可是孝敬你一幅難得一見的好畫啊。”
李隆基精通音律,在繪畫上的造詣也很高,一眼就看出這幅江南山水圖的精髓。
大李將軍是唐朝大畫家李思訓,出自唐朝宗室,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之孫,原州都督府長史李孝斌之子,因玄宗時官至右武衛大將軍,卒後追贈秦州都督,畫壇的人稱他為“大李將軍”,算起來還是李隆基的長輩,李隆基對這位在繪畫領域取得極大成就的宗室給予很高的評價,宮中也收藏多幅李思訓的作品。
“臣妾剛看到這畫時,心中就有幾分喜歡的,聽了皇上的評析,現在是越看越喜歡,哥奴這份禮真是不錯。”武惠妃笑臉如花地說。
作為皇帝的女人,自然要投皇帝的所好,李隆基喜歡馬球、音律和畫畫,女子打馬球有些粗魯,也容易失去仗態度,宮中很多妃子都暗中苦練音律或畫畫,目的是想跟李隆基有更多的話題,最好成為李隆基的知音,這樣寵幸的機會自然會多起來,武惠妃從小精通的音律,但在畫畫方面不太擅長,最近想加強,託人找了不少畫家大作作臨摹,沒想到李林甫主動送了一幅李思訓的精品。
李林甫是李思訓的侄子,一家人,要找幾幅李思訓的字畫,簡直易如反掌。
“哥奴是不是在外面候著?”李隆基突然開口問道。
陳公公連忙應道:“回皇上的話,李侍郎就在宮外候著。”
李隆基笑呵呵地說:“哥奴也不是外人,傳。”
陳公公應了一聲,小跑著出去傳令。
眾人的目光都被那幅畫風精麗嚴整所江南山水圖吸引,沒人注意到,坐在一邊的蕭嵩眼裡露出不悅的神色。
少頃,李林甫恭恭敬敬地向李隆基和武惠妃行禮:“微臣拜見皇上、娘娘。”
李隆基揮揮手說:“都是自家人,免禮,平身吧。”
“謝皇上。”
李林甫站起來後,又笑著對蕭嵩行禮:“見過蕭中書、蕭夫人。”
蕭嵩面帶笑容地地調侃道:“李侍郎,你可來晚了,要是開早一點,還可以有口福,嚐嚐御膳房的手藝,現在只剩殘羹冷湯了。”
李林甫還沒答話,心情大好的武惠妃開口道:“哥奴是來晚了,還沒用處飯吧?”
“本想早些拜見娘娘,只是公務有點多,一時走不開,以至來晚,沒想到打擾了皇上和娘娘的清靜,真是罪過,娘娘不用費心了,微臣回家對付二口就行。”李林甫畢恭畢敬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