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有些恨鐵不成鋼地說:“吐蕃人就是針對鄭鵬那小子有時濫好心的弱點,什麼祭天法會,分明就是引誘鄭鵬出城的一個拙劣的計謀,他偏偏還上當,平日的機靈勁到哪裡去了。”
為了拿下吐蕃,李隆基給鄭鵬極大的權力,就是在招募葛羅祿這件事上,李隆基也給予足夠大的理解和支援,為了讓鄭鵬能放手去做,就是金城公主也不用顧忌,大唐的公主都可以拋在一邊,為了區區二千多俘虜去冒險,簡直就是打仗忘了帶腦子。
高力士小心勸慰道:“鄭鵬習慣謀定而後行,說不定他有自己的打算,大家放心,吐蕃氣數而盡,徵西軍的一眾將士定會逢凶化吉。”
“希望如此。”李隆基冷哼道。
“當...噹噹”外面突然鳴警的聲音,這幾聲鳴警聲好像一個訊號,宮中不少地方都動了起來,這是守衛在戒備,就是在御書內的李隆基也聽到動靜,忍不住輕皺了一下眉頭。
“大家”高力士小聲地說:“這麼晚還有動靜,很有可能是西邊來訊息了。”
長安城實施宵禁,除了巡城的兵丁和武候,其它人不得任意走動,皇宮是皇帝的居住地,安保極為森嚴,關閉宮門後嚴重出入,除非有特別批准或非常重要的事,即使得到特批可以出入,宮門也不會輕易開啟,多是坐在特製的搖籃裡從宮城上吊出吊入。
李隆基放下御筆,馬上說道:“力士,馬上看看怎麼回事,要是有西邊的軍情,馬上稟告,不得有誤。”
“老奴遵旨。”
很快,高力士小跑拿著一個黑色漆筒進來,還沒進御書房就興奮地說:“大家,來了,來了,鄭鵬送來的最新戰報。”
說到鄭鵬的時候,高力士明顯提高了聲調。
意思很明顯,鄭鵬在重重包圍下還能發回情報,說明他還活著。
李隆基聞言大喜,連忙搶過密封的漆筒,親自開啟,拿出密信馬上看了起來,一旁的高力士注意到李隆基越來越興奮的神色,暗暗鬆了一口氣。
不用說,肯定又有大捷的訊息。
半響,李隆基把密信放在御案上,高興地說:“提氣啊,落入敵人的陷阱,面對超過二十倍的兵力,不僅沒有退縮,還一舉擊潰吐蕃聯盟軍,殲滅敵人超過十萬的精銳,哈哈哈,這仗打得提氣,吐蕃氣數盡矣。”
鄭鵬在密信中詳盡地描繪了烏古拉山之戰的經過,連利用雪崩山崩退敵、葛邏祿一族、方山明等人馳援等細節也沒有遺漏,最讓李隆基高興的是,吐蕃大將軍坌達廷在兵敗後自殺,而吐蕃大相悉諾邏恭祿也歸順大唐,沒了坌達廷和悉諾邏恭祿這兩個絆腳石,拿下吐蕃全境只是時間問題。
厲害啊,前面能勸葛邏祿重回大唐的羽翼下,徹底開啟吐蕃的局面,後面收服悉諾邏恭祿,可以加速收拾殘局,戰況順利到李隆基都不敢相信。
高力士也感概道:“鄭鵬這小子,說五年把吐蕃併入大圖版圖,前面四年多還是沒個動靜,還以為他一門子心思放在掙錢上,沒想到他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就是有點狡猾,說好五年把吐蕃併入大唐版圖,他就在限期最後一天拿出下吐蕃都城邏些城,顯得誠意很不足。”
“這個不礙事,有能力的人都會有點個性,哈哈哈。”李隆基毫不在意地說。
李隆基開始對鄭鵬那個軍令狀沒抱多大希望,心想鄭鵬能在吐蕃搞點事情,打赤德祖贊幾記耳光,別讓他那麼囂張就行,真把吐蕃拿下,哪裡還在乎這些小細節。
對李隆基來說,現在只要鄭鵬不造反,幹什麼他都能包容。
“大家”高力士有些猶豫地說:“葛邏祿一族的功勞可是越來越高,可突騎施方面怕是不好安撫,最近這段日子,突騎馳的人沒少到葛邏祿的營地鬧事,黃洋生怕鬧出大事,跑到葛邏祿一族哪裡坐鎮這才勉強壓住,這事恐怕不太好辦啊。”